长子县丹朱镇朱坡底村:700亩大葱孕育好“丰”景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长治频道>>县区动态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春日的田野上,一派生机盎然。4月7日,走进长子县丹朱镇朱坡底村的大葱种植基地,只见数十名农户正弯腰忙碌着,松土、打孔、插苗,动作娴熟而利落。一株株嫩绿的葱苗整齐排列,在春风吹拂下轻轻摇曳。

“我们村种葱可是有年头了。”正在田间劳作的村民朱建忠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今年行情好,我一天能种500多米葱,能挣200来块钱。这活儿不累,离家又近,比出去打工强多了。”

朱坡底村党支部书记王海峰介绍,该村地处平川,土壤肥沃,昼夜温差大,特别适合大葱生长。这里出产的大葱以葱白长、质地脆嫩、辣味浓郁而闻名,在周边市场一直供不应求。为把这一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村里去年引进了山西旭源勤和公司,采取“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合作模式,规模化发展大葱种植。

“去年我们试种了500亩,效益超出预期。”公司负责人申喜民掰着手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扩大到了700亩,预计总产量能增加300万斤,增收200多万元。更重要的是,能带动300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人均增收1万多元,村集体也能增收60多万元。”

该基地种植的是优质铁杆大葱品种,从育苗到采收需要近8个月时间。除了移栽,后续还有除草、施肥、培土等多道工序,为当地村民提供了稳定的务工机会。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丹朱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镇将大力支持朱坡底村发展特色农业,下一步计划建设冷链仓储设施,延伸产业链条,同时注册地理标志商标,提升产品附加值,让“小葱苗”真正成为富民强村的“大产业”。

夕阳西下,忙碌了一天的村民们陆续收工,田埂上传来阵阵欢笑声。远处的村庄炊烟袅袅,与这片生机勃勃的葱田共同构成了一幅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刘盼 王娟)

(责编:张文卫、郝亚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