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城区翟店街道:冬日大棚种植忙 果蔬争鲜促增收
潞城区翟店街道:冬日大棚种植忙 果蔬争鲜促增收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即便室外寒气逼人,而在潞城区翟店街道的各设施大棚里却是暖意融融、生机勃勃,娇艳欲滴的草莓、郁郁葱葱的香菜、圆润饱满的西红柿……让人们在冬季里感受到了来自土地的温暖馈赠和崭新希望。
香菜作为备受欢迎的调味蔬菜,市场需求旺盛。在河移村的大棚里,一畦畦香菜排列得整整齐齐,浓郁而独特的香气扑鼻而来,菜农们忙着间苗、除草,确保香菜的品质鲜嫩。 记者了解到,河移村是一个仅有80余户的整体移民村,2024年以来,支村两委积极争取上级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建设扶持资金,同年10月份建起了村里的五座大棚,也找到了香菜种植的新路子。该村党支部书记宋先林介绍:“种香菜的话,夏天四五十天就长成了,一年下来能种五六茬,这个利润相当好。今年这是第一茬,一个大棚也可以产一千四、五百斤。”
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大棚种植香菜为乡村产业发展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而在另一边,西天贡村的草莓大棚里,一垄垄浓密的枝叶间点缀着鲜红饱满的草莓,令人垂涎欲滴。从温度的调控到光照的控制,每一个环节都倾注着种植户的心血。这些草莓吸引了不少人前来采摘、尝鲜,为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成为冬季增收的“明星产业”。大棚种植户宋彦是一名黑龙江人,2019年来到潞城做起了大棚种植的生意。“草莓目前只有一个棚,西红柿多一些,有五个棚。草莓的亩产量大概就是2000至3000斤,今年相对要比往年价格好一些,市面上的水果店零售价格能达到30元左右,采摘的话价格更高一些。”宋彦说道。
西天贡村的设施大棚种植可追溯至1992年。在那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年代,支村两委凭借着敢为人先的勇气,建起了潞城第一座大棚。这座大棚不仅仅是一座简单的农业设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希望。“我们西天贡村的大棚相对来说历史比较悠久,目前一共有200个大棚左右,主要种植西红柿、北瓜、黄瓜,平均亩产都在一万斤左右,带动村上100余户村民进行集中种植,解决了大概有200到300人的劳动力就业,每人每个月有2500元左右的收入。”西天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申良旗这样说道。
一座座设施大棚,不仅是果蔬生长的温暖港湾,更是农民们增收致富的希望田野。它们在寒冷的季节孕育着生机与活力,用勤劳和智慧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冬日田园画卷,为新的一年带来了美好的开端和无限的可能。接下来,西天贡村将继续立足实际,优化提升大棚种植,全力打造高标准设施农业种植基地,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王维珍 冯梦倩)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