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
——沁源县景凤镇激发大学生毕业投身家乡建设热情
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
——沁源县景凤镇激发大学生毕业投身家乡建设热情
“今年春节放假回来,看到家乡的可喜变化,我感到很骄傲。风景优美、生态宜人,如今的乡村生活让城里人也羡慕。”
“作为农业专业的研究生,我认为乡村产业发展要立足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
……
春节假期刚结束,在沁源县景凤镇,一场别开生面的“凝聚青春力量 共话家乡发展”交流座谈会如期举行。
共话家乡事,共叙乡友情。“大学生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主力军,家乡的未来需要大学生广泛参与,无论身在何处,大学生都是景凤镇的‘代言人’。”镇党委书记赵鹏表示,乡镇为在读大学生搭建交流平台,激发他们情系家乡、宣传家乡、热爱家乡、投身家乡建设的热情,积极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助力乡村振兴。
“‘香菇引进’创岗位、‘抱团飞地+委托管理’壮集体、‘景区+支部+农户’强文旅、‘公司+合作社+维护托管’盘荒地……景凤镇通过一系列举措带动经济发展,同时采取街巷硬化、管网改造、安装路灯、配备保洁员等措施整治改善人居环境,持续提高‘颜值’,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立江详细介绍乡镇的发展变化和今后的发展前景。
一条条家乡发展的硬措施和实举措引起在场大学生的共鸣。大家纷纷畅谈各自在外求学的经历和感悟,并围绕家乡特色产业品牌打造、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建言献策,积极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出点子、谈看法、提建议。
“乡村发展空间巨大、潜力无限,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吸引着我们。”大家纷纷表示,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身能力,带着知识、热情和梦想,与家乡共成长、与时代同奋进。
产业是人才引进的“蓄水池”,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加速器”。近年来,景凤镇依托自身优势,围绕乡村重点产业、和美乡村建设开展招才引智等活动,积极搭建平台,引进专业人才,培养本土人才,真金白银呵护人才,让人才在基层“有为”更“有位”,使人才真正变成推进乡村振兴的巨大动能。
“乡村是青年学生建功立业的大舞台,是实现梦想、激情创业的地方,我们诚挚欢迎在外大学生毕业后返乡创业就业,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同心共绘乡村振兴美丽画卷。”赵鹏充满深情地说。(梁家秀)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