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有所呼 “我”有所应
——武乡县石北乡探索“吹哨报到”工作法聚合力解民忧
民有所呼 “我”有所应
——武乡县石北乡探索“吹哨报到”工作法聚合力解民忧
“以前,一到年底,做资料、做台账,忙得团团转。”对今年考核发生的变化,武乡县石北乡张村党支部书记王树华深有感触,“今年考核方式变化可大了,这台账、那资料几乎不看了,取而代之的是直接到现场看、找群众聊,我们不再为做资料、填表格犯愁了。”
为破解长期困扰乡村发展的“小马拉大车”难题,石北乡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基层治理模式,建立民有呼我有应“三哨”工作法,对村民反映问题分类“吹哨”予以办结,对村民反映的网格员解决不了的问题,实施“网格员吹哨、村干部报到”,交办村干部予以办结;对村民反映的村干部无法解决的问题,实施“村干部吹哨、乡包村干部报到”帮助予以办结;对不能及时处理、村民长期反映的乡包村干部也解决不了的问题,上报乡党委实施“乡领导吹哨、县级部门报到”共同协调予以办结,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确保全乡和谐稳定。
“菜品一定要多炖一会儿,确保软糯可口”“饭菜一定要保持以清淡为主,少放油、少加盐”……临近中午,石北乡东河村网格员崔士宏来到爱心食堂,一边同厨师不停地沟通,一边查看餐具卫生。说话间,居民们陆陆续续走进食堂。崔士宏热情地为大家让座,并询问他们对食堂有什么改进意见。
原来就在几天前,崔士宏通过走访得知在爱心食堂就餐的老人们更愿意食用低盐低油、炖得软的饭菜。于是一连几天,他同厨师多次沟通,不厌其烦地征求老人们意见,“俺得无条件满足老人们的‘微心愿’。”崔士宏说,他每天都会通过入户走访、微信群收集村民反映问题,做好信息收集、记录和梳理,对收集到的群众“微心愿”,能自己解决的自己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直接“吹哨”,由村干部帮助予以办结,“今年已先后帮村民们解决了快递收发难、水费收缴不定时等‘微心愿’。”自豪之情溢满了崔士宏的脸颊。
这边网格员有责有权、干劲实足,那边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积极引资上项、改造提升村容村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个个劲头十足,工作日程排得满满当当。“虽忙碌但充实,看着村里一天天变好,别提多高兴了。”石北乡楼则峪村党支部书记武海兵说,通过构建“村干部吹哨、乡包村干部报到”工作机制,强化村党支部统筹协调职能,并借助乡政府力量和资源解决民生实事。“这个中药材加工车间的建设,如果没有乡政府的大力支持,我们根本不可能完成。”武海兵指着正在满负荷生产的中药材加工车间说。
在石北乡,基层干部的精气神越来越足,这得益于当地下大力气优化考核方式。“以前,一到季末年终,就要迎接各种各样的考核,各部门都有一套自己的考核体系,各种报表、材料应接不暇。”石北乡型庄村党支部书记魏树芳说,随着考核方式的变化,特别是“乡领导吹哨、县级部门报到”制度的落实,村民长期反映的“老大难”问题在县级部门的协助下得到了解决,“村民受益,咱这干部也好当。”原来型庄村闲置多年的日光温室大棚,在乡政府与县直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下,实现了二次承包,村民们纷纷在大棚里播下希望的种子。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只有“邻里和”才能“一家亲”,唯有“解矛盾”才能“心连心”。石北乡充分通过“吹哨报到”工作法,将矛盾化解在基层、纠纷解决在诉前,在构建起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的同时,为“小马”赋足能量,为“大车”减轻负担。(赵海鹏)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