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子色头镇:以文明实践赋能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长治频道>>县区动态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冬日斜阳里,走进紫云山景区,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的持续爆火,带动古建文旅热度持续飙升。素有“宋塑之冠”美誉的崇庆寺俨然接住了这波“泼天富贵”,因其独特的古建文化内涵火爆“出圈”,仅国庆节期间,紫云山景区接待游客量达10万人次,直接带动经济收入800余万元。

千年古寺“出圈”的背后是景区持续提升的服务品质。今年以来,色头镇坚持“景区运营+文明实践”工作理念,组织全镇15个村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在景区提供文艺演出、志愿引导、景区讲解等活动,持续发挥文明实践的宣传、引导、服务功能,满足前来观光游客需求的同时,有效提升了景区文化内涵和游客体验感。

乡村文娱活动多,志愿服务暖人心,民俗表演与古建文化互融。国庆节假期后,为持续增强景区市场竞争力和游客吸引力,色头镇立足实际、创新谋划,组织各行政村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在景区举办踩高跷、威风锣鼓、情景剧等传统文艺民俗表演,以文化促进旅游,以旅游带动文化,推动民俗文化与古建文化互惠互融、互促互进。

游客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到哪里。进入景区,最为显眼的便是那一抹抹“志愿红”。引导、讲解,他们暖心服务、细致周到,让游客“宾至如归”。“参与到景区讲解中,不仅给游客提供了服务,也让自己对景区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加方便了今后的工作。”景区讲解员、色头镇大学生村官李园园说。

沿着步道,走进景区干净整洁的环境,让人耳目一新。“为提升景区旅游的服务品质和游客的出行体验,我们注重在‘硬件’‘软件’统筹发力。”紫云山景区负责人乔艳军说,硬件建设上,他们紧紧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持续优化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服务,全方位满足游客品尝特色美食、购买文创产品等需求;“软件”推广上,从景区售票、安保、观光车驾驶员等服务人员培训入手,持续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为景区提供了坚实服务保障。

“我们将持续深挖文旅潜力,在完善基础设施、延伸产业链条、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宣传推广上进一步下足功夫,全力将紫云山景区打造成集观光旅游、特色餐饮、文体娱乐、演艺体验、文创购销为一体的优质景区。”色头镇党委书记郭军说。(张月 邢建峰)

(责编:张文卫、郝亚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