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潞城:“冬闲田”变“效益田” 一年双收促增收
长治潞城:“冬闲田”变“效益田” 一年双收促增收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夏播谷子,喜丰收;冬种麦子,轮作忙。眼下,是秋冬交替之际,正值冬小麦播种的黄金时期,连日来,潞城区抢抓晴好天气,积极开展小麦冬种工作,盘活“冬闲田”,填补冬日种植“空窗期”,扎实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走进成家川街道王家庄村,田间地头一派热火朝天的冬种景象,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翻地、播种、覆膜,大家忙得不亦乐乎,处处呈现出一片农忙热闹的新图景。农技专家贾双龙也在播种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全力确保来年丰产增收。“通过三年来咱们试验、示范到今天的推广,咱们真正看到了‘冬小麦+夏播谷’这个种植模式给农民带来的效益最大化。可以这样说,以前老百姓也搞‘冬小麦+夏播谷’这种种植模式,但是以前产量不高。现在夏播谷的亩产达到500斤,小麦的亩产达到800斤,让农民看到了希望。”贾双龙说道。
产量是最好的证明,收成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看到“冬小麦+夏播谷”这种轮作模式逐渐走向成熟,今年第二年种植冬小麦的种植户王立军信心满怀,由于去年种植的100多亩冬小麦效益不错,今年王立军扩大种植面积到200多亩。“这几年我们搞农业试验种‘冬小麦+夏播谷’确实不错,我也加入到这个队伍,也希望明年有个好的收成,让我们老百姓富起来。”种植户王立军说道。
“冬闲田”变“效益田”,一年双收促增收。这种“冬小麦+夏播谷”的轮作模式,充分利用了土地下的各种微量元素,能够改善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发生,保证麦子和谷子的产量和品质,实实在在增加农民收入。贾双龙说:“冬小麦、夏播谷轮换种植取得效益,主要得益于两个条件。在其他基础都一样的情况下,一个是良种,咱们使用的是长治谷子研究所研制的6990,这种小麦适用于咱们上党地区旱作地生长;第二个就是使用全生物渗水降解地膜,它可以起到保墒、提温、还有渗水这个作用,无论是小麦的积温还是夏播谷的积温,它都能达到生理上的要求标准,所以才能使小麦和谷子都取得丰产。”
如今,潞城区除了大块麦田、高粱之外,还有成片的冬播谷、西红柿、大葱等特色种植作物,倒茬轮作既改善了土壤生态和耕地质量,又拓展了农业增效空间和农民增收渠道,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随着咱们这个技术三年来从示范、试验再到推广,现在加入这个种植模式的农民越来越多,我仍然会继续为咱们老百姓服务好,把这项技术推广开,使咱们的粮食产量再上一个新台阶。”贾双龙说道。(杨鹏 申婷婷)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