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县寺庄村:守护“致富果” 打造“振兴果”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长治频道>>县区动态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风高榆柳疏,霜重梨枣熟”,“霜降”这个节气,在城市里似乎无感,但在乡村,可很具有标志意义。霜降时节前后的乡村是忙碌的,多种水果陆续成熟上市,果香飘满田间地头。此时,沁县册村镇寺庄村种植的苹果也进入了收获季,还未走进村里,就看到村民们开着载满苹果的三轮车,穿梭于村子与苹果园的乡道上,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果农们的脸上。

走进杜高伟家的果园,连片的苹果树郁郁葱葱、脆甜多汁的苹果挂满枝头。一大早,苹果园里就热闹了起来,杜高伟的家人正穿梭在果园内,忙着给熟果拆袋、采摘、装箱,兴高采烈地收获着苹果。

看着忙碌的家人们,杜高伟自豪地说道:“我是咱寺庄的果农,我种了有24年的苹果了,刚开始种植前四年不挂果,四年以后就挂果了,每年在果园里面摸索经验,提高技术,果园里施的全部是农家肥,产量还不错,年收入很可观。因为村里连片种植苹果,这几年知名度越来越高,客户来了供不应求,我们村民也是一年比一年好。”

跟杜高伟大爷交谈中,还了解到,这两天村里种植户采摘苹果基本到了尾声,因为过了霜降虽然对苹果糖分的积累有好处,但是苹果的表光、色泽、亮度就会受到影响,很多客商对品相要求高,所以基本霜降前后就都结束苹果采摘了。

近年来,寺庄村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坚持把苹果产业作为标志性产业和助农增收的主导产业,按照集中连片、整村推进的发展思路,从1992年开始,每年以10至50亩的速度发展果园。通过产业升级、市场引导、示范园带动、田间培训等措施,进一步提高果品质量,目前,全村果园面积达到了103.6亩,覆盖农户46户,亩均产量4000—5000斤,户均增收2万元。除了种植多年的杜高伟大爷,杜培义也是尝到甜头的一个,他今年的苹果已经全部被老客户订购。

跟随杜培义随处步入一排苹果树行,一颗颗红彤彤、沉甸甸的苹果挂满枝头,惹人喜爱。摘一颗苹果品尝,果香浓郁、脆甜多汁。培义大爷笑着说:“今年的果子大丰收,苹果又大、又好、口感又甜。自从沁县融媒体中心驻村帮扶我们村以来,每年都给我们村推销苹果,借助媒体大力宣传,销路一点也不发愁,今年产量比往年还提高了很多,收入越来越多,比往年收入更上一层楼。”

因为寺庄果园的苹果色泽鲜艳、口感清脆香甜,所以格外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每年寺庄的苹果一成熟,就会有许多老顾客来买,几乎是“供不应求”。王飞是这里的老顾客了,他说:“我是沁源人在沁县工作,每年十月份寺庄苹果成熟时我就会回家顺路过来买,这个苹果非常好吃,颜色也正,个也大,每次过来都要买个三五箱带回家给亲戚朋友分着品尝品尝。”

一眼望不尽的苹果行里,果农们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丰收的喜悦不言而喻。一枚枚小小的苹果,浓缩了寺庄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探索之路,也实现了寺庄致富一方百姓的苹果之梦。越来越多的寺庄群众依托乡村美景和资源禀赋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致富和增收。(沁县融媒 供稿)

(责编:张文卫、郝亚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