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县松村镇:“链”式发展产业 为巩固衔接增强“造血”能力
沁县松村镇:“链”式发展产业 为巩固衔接增强“造血”能力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眼下,正值红薯收获的季节。在沁县松村镇松村红薯种植基地里,挖薯机正在田间来回穿梭,在翻滚的泥土中,一个个胖嘟嘟、红彤彤的红薯从机尾跳跃而出,铺满了田间地垄,50余名村民正忙着给新出土的红薯去泥、分拣、装筐、抬上车,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你们快来看,这红薯长得可真大,估摸着得有五六斤呢。” 随着一颗颗大红薯被挖出,一个个“惊奇”不断出现,种植大户田子龙的脸上挂满了笑容,“我这是第1年种红薯,品种是‘商19’,口感好,含粉量高,亩产可达5000斤,专门送往粉条加工厂加工,根本不用愁销路!”田子龙兴奋地说。
据了解,2022年,松村村委利用村里闲置土地,成立了悦顺农产品包装加工有限公司,发展传统手工黑豆腐和粉条加工产业,紧接着,2024年,公司又流转了村里100亩土地大力发展红薯种植,为红薯粉条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保障,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公司以先进的种植理念和科学的种植技术、深加工技术,打造出一条从育苗、技术、销售到深加工的全产业服务链,把“小红薯”种成乡村振兴“大产业”。红薯通过深加工被制作成一根根粉条,不仅延长了储存时间,还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收益十分可观。同时在沁县县城成立固定销售点,拓宽销售渠道,与各单位合作、助农帮扶等方式实现了产销两旺,增加了群众增收。
“今年,在抗旱的过程中,我们采用滴灌、洒水车等方式进行保苗,如今产量没有受到很大影响,一共100多亩,一亩产量在6000多斤,预计收入在60万元左右。”公司负责人同时也是松村党支部副书记兼村委主任刘小东向记者介绍道。“为不断做大做强红薯粉条加工产业,公司还投资200多万购置生产粉条机器设备,聘请河南专家常驻进行技术指导, 浸泡、搅拌、滤浆、下粉、捞粉、挂杆、冷冻、晾晒等步骤,机器的具体操作专家手把手教,直到生产出绿色、无添加的红薯粉条,帮助我们的工人可以熟练操作。” 刘小东继续说道。
红薯产业的发展,也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走进生产车间,工人们忙碌着紧盯每一个环节,动作娴熟的重复着每一个步骤,张大姐高兴地告诉记者,“我们这些工人都是上有老,下有小,外出务工走不了的,自从有了悦顺农产品包装加工有限公司,从红薯的种植到丰收这两季,再到粉条加工我们可以挣到一天120块钱,还能照顾家里,我们感觉太幸福了。”
下一步,松村将继续聚焦红薯资源禀赋,挖潜赋能,整合辖区特色产品、产业,依托电商运营平台,品牌化包装粉条、项目化运作,形成农村经济发展新引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沁县融媒 供稿)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