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乡县大有乡脉落神村 扫帚苗铺就致富路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长治频道>>县区动态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扎起扫帚增收致富。

金秋时节,武乡县大有乡脉落神村的扫帚苗迎来丰收,村民们抢抓农时进行收割、搬运,一团团、一簇簇红彤彤的扫帚苗漫山遍野,红绿相间的景致透出山村别样的美,形成秋日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扫帚苗学名地肤,又名孔雀草,株型紧凑,枝多叶密,是一种耐旱耐活,集食用、药用、经济与观赏为一体的植物,长成的扫帚苗有一米多高,天然的蓬松感是制作扫帚的好材料。

“农村地面粗糙,塑料扫把不经用,用扫帚苗扎成的‘铁扫把’结实耐用,用上1年不成问题。”10月8日,笔者来到脉落神村,正在自家门口晾晒扫帚苗的村民董珍平说。

脉落神村是当地有名的扫帚苗种植村,一开始村民种植只是为了自用,后来发现扫把市场潜力巨大。于是,该村抢抓机遇,扩大规模,把发展扫帚苗产业作为村民增收致富的一项特色产业。与此同时,为解决原料采购和销售难题,村党支部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提供从原料采购、运输到销售的一条龙服务,解除了村民的后顾之忧。现在全村80%以上的村民都从事扫帚苗种植,真正把小扫帚做成了大产业。

“我们合作社与县环卫部门签订了收购协议,扫把扎好后先由合作社进行统一清点、验收、入库,之后由环卫部门集中收购。”脉落神村党支部书记王卫兵算了一笔账,“我们村种植面积达60多亩,可扎3万把扫帚,收入超过30万元”。

近年来,脉落神村积极探索集体林改新路,以“摸清现有底数、明晰产权归属、发展林下经济”为目标,加快实施“党建+集体经济+林下种植”模式,鼓励村民在荒山、荒坡、荒沟以及自家房前屋后的空地种植扫帚苗,推动扫帚产业快速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赢”。

“去年种了1亩多,收入4000多元。今年我种了3亩,收成更好,除去成本估计能收入1.5万元。”说起扫帚苗种植,有着多年种植经验的种植户郁留珍打开了话匣子,“种植扫帚苗真是一个省时又省力的好项目,方便管理还不误农忙,又能轻松赚钱,我今年76了,只要还有力气,就会继续种下去。”

如今,脉落神村的扫帚已走向市场,一棵棵扫帚苗成为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小金草”。“我们将继续把集体和村民的弃耕林地盘活起来,扩大种植面积、扩宽销售渠道,种好扫帚苗,过上好日子,为村民增收致富、乡村振兴添砖加瓦。”谈及未来,脉落神村党支部书记王卫兵信心满满。  (赵海鹏 王树林)

(责编:张文卫、郗涛)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