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垣县善福镇善福村 油香飘飘 村强民富
襄垣县善福镇善福村 油香飘飘 村强民富
村民把新收的玉米送到加工坊加工。
“老白,你今天的70斤油葵,出了28斤油,每斤出个4两油。”“出油率挺高的。”近日,在襄垣县善福镇善福村好口福农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榨油坊里看到,拎着油壶、拉着油葵往来的村民络绎不绝。今年69岁的村民白兴真专程过来排队榨油。这也是他收完油葵后,第二次来油坊榨油。
金秋时节,走进好口福农产品加工合作社大门口,一股股葵花油香气扑鼻而来,沁人心脾。干净整洁的油坊内,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村委委员张玉珍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炒籽、机榨、出油、过滤……经过一道道严格的工序,生成了一瓶瓶成品油葵油。提及村里自办杂粮加工作坊,白兴真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自村里有了加工坊,加工小米、玉米糁、油葵都免费。除了自己吃,给孩子们吃些,送给亲朋好友些外,其余的全部卖给村里。按照市场价出售,还能增加一部分收入呢。”看着榨油机出油口流出的油葵油,白兴真笑得合不拢嘴。
加工坊的创办,在解决了村民粮油加工难题的同时,也为当地群众销售农产品带来便利。为把加工坊办好、办到群众心坎上,善福村投资10万余元购进榨油机、碾米机等成套设备,把闲置厂房修缮后,新建了农产品加工合作社。张玉珍更是主动当起了技术员,从学习技术、精选设备到生产加工,每一个环节他都亲力亲为,力求精益求精。
“这几天,油葵收完了。大家每天都早早来排队榨油,一天能加工1000来斤。我们村委几个人轮流帮助村民加工油葵,也是给大家办好事,挺有意义的。”正在榨油机旁忙上忙下的张玉珍说。
加工作坊的开办进一步调动了村民多种粮、种好粮的积极性。善福村的油葵种植面积实现显著增长,从去年仅有的几十亩扩展到今年的200亩。谈及发展油葵种植的收益时,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周元平打开了话匣子,满怀信心地算起了经济账。“我今年种了5亩油葵,现在基本上收完了。马上还能续种油菜,明年5月份收割以后,不误种大秋作物。油葵市场价格每斤3元,加工成油能卖10元,每斤多卖1元,收益很不错。”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善福村党支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挂在嘴边的关键小事,通过“党建+合作社+农户”,发展加工作坊、小加工企业,以及运用合作社“订单+收购”的模式,辐射带动其它农副产品产销,促进更多的村民在“家门口”致富,实现“支部有作为,群众得实惠、集体有收益”三方共赢。
“善福村将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聚焦村民增收和环境改善开展工作,依托现有的加工基地,通过联合当地企业,签订单;通过电销平台拓市场,增订单,帮助村民实实在在增收。并通过肉鸡养殖、食用菌种植,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善福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魏成丕信心满满。(霍卫星 孙曼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