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势赋能促发展 奋楫扬帆“项”前冲

——沁县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长治频道>>县区动态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沁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冷链物流项目建成

尧山铁路专用线项目即将投入运营

沁县中心医院项目建设开启加速度

太焦高铁连接线(县城连接线)项目提速推进

京长友谊大桥建设如火如荼

数台运输车、挖机、摊铺机来回穿梭,交替作业。在沁县太焦高铁连接线县城连接线项目施工现场,50多名施工人员头顶阳光直射,脚踩阵阵热浪,争分夺秒奋力加快施工进度。

集中人力、集中物力、集中要素,推动沁县中心医院项目建设提速度、加力度。在项目建设现场,机械轰鸣、车辆穿梭,工人们不畏酷暑,坚守在各自岗位上,呈现出一幅干劲“满格”的建设图景。

伴随着长臂大吊机、挖掘机、压路机、运载卡车等大型机械的阵阵轰鸣,各个区域有序施工。在册村镇尧山铁路专用线项目的施工现场,有的师傅在做外墙保温材料,有的在室内进行铁路信号机柜设备的安装,处处体现出项目建设的“速度与激情”。

……

八月的沁县激情四射,走进沁县各重点项目现场,新建项目基础建设如火如荼,续建项目争分夺秒调试投产,建成项目平稳顺利运行……一处处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一点点勾勒成形的美好蓝图,一个个挥汗如雨的忙碌身影,时时跳动着奋进的脉搏,处处涌动着勃勃的生机,奏响了沁县重点项目建设的铿锵旋律,见证了沁县高质量发展的累累硕果。

重大项目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加速器”,是改善区域经济发展、公共服务最有力的动力和引擎。今年沁县政府工作报告将提质增效,推动项目建设作为县政府八项重点工作的首要任务,精准谋划。沁县大力实施项目建设加速年行动,以强基础、惠民生、兴产业为重点,围绕水资源优势、生态环境治理、千万工程为突破,积极谋划了一批突出县域特色、产业特色,事关长远,推进沁县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新项目。一批批大项目、新项目、好项目落地实施,为推动高质量赶超发展撑起腾飞之翼。

“谋”为重点 提升项目储备质量

项目兴则产业兴,产业兴则经济兴。一个好项目的落户,不仅能给城市带来“真金白银”,更能撬动一整条产业链的升级。眼下,重点项目的稳步推进,为沁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延链补链强链,延续发展动能。作为全省发改委列为“十四五”铁路专用线的重点项目,山西瑞隆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尧山铁路专用线,连接沁沁铁路,位于册村镇尧山村,建设项目总投资2.5亿元,占地面积200余亩,铺轨长度4.8公里,建设2.5万平米的集装箱站台,3.5万平米全封闭式煤棚装车站台,5000平米办公楼及附属设施,成为环保达标、设施完善、规模较大的二线三台铁路专用线。项目实施后将为沁沁铁路增加200万吨以上发运量。同时,将充分发挥铁路运输节能高效的优势,减轻公路压力,加速沁县融入铁路货运“朋友圈”,为沁县再添“流量”入口,使资金流、物流、人流不断潮涌沁县,为沁县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冷链仓储物流项目建设提速增效。沁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冷链仓储物流项目建设,紧抓今年开春的有利时机高速推进。该项目总投资2.14亿元,总建筑面积47239.78㎡。其中5个常温库建筑面积27782.94㎡,2个冷藏库建筑面积11374.56㎡,智能物流管理中心建筑面积6339.98㎡,附属用房建筑面积943.04㎡,水泵房、消防水池736.94㎡,门卫62.32㎡;室外工程包括道路、地面硬化26778.24㎡,绿化2632.45㎡,消防水池400立方米等。项目建成后,为投资办厂的商家(农副产品加工类企业、顺丰冷运、京东物流等)提供完备的生产、生活和经营场所。项目入驻企业运营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约4000万元,税收约500万元,直接或间接解决约500人就业,年实现工资收入1200万元。

借助山坡“种电”,利用阳光“生金”。沁县具有发展光伏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发展新能源潜力巨大。故县镇新尧科村的光伏发电就是华能沁县二期100MW光伏发电项目的一部分。据悉,华能新能源山西分公司沁县200MW光伏发电项目光伏场区占地4000余亩,规划装机容量为200MW。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一座220kV变电站,采用组串式逆变器,经箱式变升压至35kV后,再通过电缆+架空的集电线路送至光伏电站升压站。项目投产后,每年可节约发电标煤约10.34万吨,25年使用期内,预计总共节省标煤约258.5万吨,对环境保护、减少大气污染具有积极作用。

“建”为核心 汇聚项目发展动能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沁县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幅幅发展新蓝图、民生新图景正在渐次铺展。

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稳中求进促安居。保障房建设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县委书记司慧军,县委副书记、县长李俊杰在沁馨家园城南保障房建设现场督导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协调解决推进难题。强调,事关民生福祉,施工方要进一步压实责任、增加力量,千方百计破解项目建设的堵点难点问题,在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推进水电气暖、停车、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确保项目早日建成、早日交付。

夯实健康基石,“医”心为民护健康。医疗卫生事业与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沁县坚持把发展卫生健康事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以“基本医疗有保障”为目标,加快推进沁县中心医院重点项目建设。该项目工程总投资765932400元,总建筑面积为82360.18平方米,共设计床位499张,可以满足正常工作的需求,计划于2025年竣工验收投入使用。而沁县在开展基建工作的同时,也积极推进技术引进、人才培养,先后与北京房山区、长治市内顶尖医疗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不断优化医疗卫生服务链条和体系链条,用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提升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

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图”变成“实景图”。太焦高铁连接线县城连接线工程项目是群众共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此次工程涉及到的相关乡镇、部门思想认识也都提起来了,把项目建设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工作理念,唤醒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疏通各种“肠梗阻”“中梗阻”,全面优化项目建设的施工环境,在“抢”字上下功夫,在“抓”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求效果,争分夺秒抢工期、保质保量赶进度,全力以赴加快重大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高质量如期完成建设目标。

项目建设过程中,沁县县委、县政府以及各职能部门都给予了全力支持,这也让“沁县速度”得以再一次刷新。

“解”为良策 破解项目建设难点

招商引资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也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为加快项目从“谈签落”到“开工建”、从“规划图”到“实物量”的转变进程,沁县积极靠前服务,发扬“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有效缓解项目落地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着力推进项目早日建成投产,让更多的好项目、优势产业在这片热土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营”商环境适宜发展,辅助项目扎根温床。营商环境好,企业才能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营商环境优,经济发展才能活力足、后劲强、动能增。沁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立“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管理机制和常态化推进机制,持续深化政企面对面恳谈会,确保营商环境满意度达100%。沁县认真践行“十二种”招商方式,以沁州黄小米专业镇为依托,充分发挥沁县资源环境优势,用活、用好、用足中部地区崛起各项政策措施,加强同京津冀、长三角等发达地区进行招商对接,争引进一批辐射面广、带动性强、综合效益高的大项目。沁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也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实施产业链“集群式”招商,着力引进产业链关键环节、上下游配套企业,全力推进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提升招商引资质效。

抓牢京长合作机遇,完善县域招商引资政策。沁县招商中心落实好“产业链链长+招商专员”制度,树立向开放要资源的理念,在项目合作、人才引进、资金争取等方面持续做好牵线搭桥、组织联络,重点围绕特色种养、有机食品加工和仓储物流等产业开展招商引资,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京长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做好服务保障。据悉,沁县抓牢京长合作机遇,全年签约项目投资达到60亿元,签约项目开工率达到85%以上。

强优企业纷至沓来、重大项目稳步推进、客商信心显著增强……如今,招商引资已经成为沁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成为推动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的“不竭动力”。

风劲潮涌奋楫先,千帆竞发正当时。从春天启程,信心满怀;盛夏破浪,奋楫勇进;迈向硕果累累的秋天,沁县挺起脊梁,勇毅前行。如今,一个个已建成投产或正在加紧施工的大项目好项目,孕育了跨越发展的新希望,激活了奋进崛起的“新引擎”,一批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高的产业正在沁州大地茁壮成长。(郭学红 秦超 李琼)

(责编:张文卫、郝亚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