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执笔”绘乡村和美画卷

——潞城区成家川街道黄池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振兴提质效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长治频道>>县区动态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空置的学校,改造成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废弃的厂房,建成高标准香菇种植基地;闲置的农家院,打造成致富“小舞台”……走进潞城区成家川街道办事处黄池村,党员干事创业、群众自立自强的精神处处彰显。

在这里,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勇挑重担,为村庄的发展出谋划策、奔波忙碌;群众凭借着勤劳的双手,奋力追赶,努力实现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这种精神犹如一股强大的力量,让黄池村焕发出勃勃生机。

这一切得益于黄池村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努力蹚出乡村振兴新路子的探索实践。近年来,黄池村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所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持续提升党组织战斗力,激发党员干事创业精气神,将组织活力转化为干事动力,统筹抓好乡村建设、产业升级等重点工作,让群众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抓好党建“牛鼻子”,提振党员干事活力

“咱村机动地中有部分适宜机械化耕作,党员参与义务劳动是有积分的。”“是啊,主动帮扶困难群众、维护环境卫生等等都能算积分,这种方式鼓励大家继续做实事,值得点赞!”黄池村党员们口中的积分,正是该村多年来坚持推行的党员积分管理制度。

“村看村、户看户,农民看党员、党员看支部。”黄池村党支部牢固树立“抓党建、促治理”的理念,不断夯实党建基础,着力加强自身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提升支部战斗力与党员素质。为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黄池村积极推行党员分类积分制管理,将党员履行基本义务、参与组织活动、服务基层群众等情况,作为积分的重要依据,纳入全年目标任务考核。考核优秀的,党支部会在先进评选、内部提拔晋升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小积分激发大活力。黄池村创新实施“党群连心田”党建标志性工程,党员们在党群连心田进行义务劳动,秋天丰收的农作物归群众所有,以党员带动群众结成“党群致富共同体”。“全村党员群众义务参与‘党群连心田’的田间管理,不提要求,不讲条件,不计工分,自觉自愿,在劳作中,增强了党员群众共谋发展、共创美好生活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国伟说道。党员积分管理、党员教育管理……一系列举措让党员心中有责任、肩上有担子、干事有激情、工作有动力。

探索致富“好路子”,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菜篮子”,一头连着百姓餐桌的“好日子”,一头连着村民的“致富梦”。7月16日,黄池村的高标准香菇种植基地内,一排排菌棒整齐地摆放在菌架上,旁边村民们刚采摘下的一筐筐菌菇升柄展伞,圆实肥硕、品相极佳,菌菇独特的香味沁人心脾。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根本。去年以来,黄池村以“千万工程”为指引,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建设高标准香菇种植基地,5栋大棚投放5万只香菇菌棒,并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种植、管理的各个环节,吸引本村村民就近务工,从事香菇的种植采摘、棚室维护、菌棒生产等工作。

“这里原是村上的废弃沼气站,改造后建成了菌菇智慧种植大棚,大棚加装温湿度感应器等智能化设备,可全天候掌握香菇长势。除此之外,我们村加快香菇深加工产业链布局,配套建设了分拣车间、多功能冷库,新鲜香菇可以就地烘干冷藏。”杨国伟介绍道。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村干部以身作则带头行动,极大地激发了村民的能动性。“香菇种植基地的试种工作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但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让村里的百姓都能够熟练掌握香菇种植技术,以便日后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自家闲置空间发展‘庭院经济’,增加家庭收入,提高生活质量。”杨国伟说。

绘就和美“新画卷”,释放乡村独特魅力

宽敞明亮的大厅、干净整洁的地面、崭新的桌椅餐具,还有温馨的墙面装饰为黄池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增添了不少人文气息。每天中午,屋里都是人头攒动的热闹场景,前来就餐的老人们坐在一起边吃边聊,乐享便捷的“舌尖幸福”。

“做的都是家常便饭,符合咱老年人的口味,每顿饭1元钱随便吃,我们几个老朋友都在这吃饭,省心又省力。”自从村里建起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今年76岁的独居老人申翠风就成了这里的常客。

由村里闲置学校改造而成日间照料中心,还设置棋牌桌、阅览室和多功能活动区,为老年人提供就餐、休息、娱乐、阅读等全方位服务,助力老年人生活从“老有所养”到“老有所享”“老有所乐”。

以人为本,这是“千万工程”所站的人民至上基本立场,也是“千万工程”最根本的成功密码。黄池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民造福,党员干部以“干”字当头、“实”字托底,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奋力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新画卷。

今年以来,对村内十余条街巷进行路面硬化,共计4000余平方米,已全部完成;自来水网改造300余户,全力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饮水安全问题;双黄沿线更换绿化树种700余棵,风景树种200余棵,进村路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推动乡村面貌常绿常美。

看,今日黄池村,风清日朗景悦心,天蓝地绿人和气!(晋贝贝 杨鹏)

(责编:张文卫、郝亚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