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和美乡村新图景
——武乡县贾豁乡东胡庄村创建“山西省文明村镇”纪实
绘就和美乡村新图景
——武乡县贾豁乡东胡庄村创建“山西省文明村镇”纪实
文明宣传进村户。
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长治市武乡县贾豁乡东胡庄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近年来先后荣获“山西省文明村镇”“国家森林乡村”等称号。有着厚重历史的东胡庄村犹如一棵稳稳扎根的大树,通过全力打造“山水相依、生态康养”的“树干”,村民的日子过得“枝繁叶茂”,全村呈现出宜居宜业和美新面貌。
共同奋斗发展“红绿”产业
一条红色梅杏产业链,小小梅杏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迸发出巨大的致富活力,带动了梅杏深加工、研学培训等业态持续发展;一条“绿色生态林”之路,基础建设如火如荼,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近年来,东胡庄村围绕强农增收目标,立足产业基础、传统优势、特色资源,整合梅杏资源,依托京东等电商企业,“梅杏经济”发展欣欣向荣,带动20余名村民人均增收3000余元,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走出了一条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新路子。
“我家种植梅杏已经20多年了,今年除了经营自己承包的100亩梅杏,还代理了村里200余亩梅杏,梅杏供不应求。”说到乡村产业发展,村民老李笑得合不拢嘴。
“绿色生态林”是东胡庄村产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抓手。从1970年开始,全村发展植树造林,现有北山梅杏、山楂集体经济林1300余亩,南山生态林3200余亩,发展党参、连翘、林下经济作物500余亩。通过土地流转、托管等方式,对闲置土地和村民无力耕种的土地进行统一耕种管理;通过同健源农业有限开发公司合作,收购本村村民和周边农村的谷子,集中加工销售,切实增加村集体和农户收入;同东胡梅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深化合作,探索发展“龙头公司+村委+村民”经营模式;与鼎诚国泰合作社联合经营,共同发展规模化种植、设施农业和休闲农业,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附加值,增加村集体收入。
“无论是村级集体收入还是村民收入都是一年比一年高,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近几年,东胡庄村人均收入可达1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红绿产业”要素加速汇集,产业各美其美。
共创共建焕发文明“光彩”
东胡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弘扬传统文化、传播文明新风、推进志愿服务迈入制度化常态化的“第一阵地”, 在与基层党建、传统文化、社会治理等相融合中,它又成为居民家门口的“客厅”,让居民日常生活舒适且丰富多彩;它也是大家身边的“诊所”,让健康服务直达家门;它还承担着小喇叭、大讲堂、活动阵地的重要职责,扩大了村民生活的“服务圈”,更拓展着大家的“朋友圈”。
“以前这里连个歇脚的地方都没有。现在环境好了,可以读报纸、下象棋,还能打乒乓球,一有空我就来这里。”村民姜玉峰笑着说,这里开放式的服务台,家人式的暖心服务,让大家感到十分亲切。
近年来,东胡庄村以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为主题,以服务群众为主线,整合各类资源,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有效提升了群众的认同感和满意度。
“我们在提升服务能力的同时,还力争为村民打造一个有温度、有活力的村庄。”东胡庄村相关负责人介绍,村里还设立了党员活动室、图书室等,从群众的需求出发,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功能配置、丰富活动载体、畅通办事渠道,真正将温暖送到村民的心坎上。
共同参与建设和美乡村
向“美”而行,不仅是“颜值”焕新。
探索建立“全面落实、网格定位、专人负责、督导考核”的工作责任机制,全村结合实际划分5个基础网格,配备30名兼职网格员,属地成网、网中有格、格中有责、责任到人、管理到位、服务到家,有力提升治理效能。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对村级大额资金使用、工程项目、重大决策等村务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将清廉村居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中。
在东胡庄村公示栏前,村民冯指明正仔细阅览村委会公布的近期工作重点及事项,他边看边点头:“今年村里要办的实事都列出来了,大家心里就有数了,肯定会支持村委会的工作。”
坚定不移向“美”看齐,乡风文明“和”音更“亮”。
“为了解决民心不齐、邻里间生疏的问题,村里精心策划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等,为村民生活和谐融洽不断创造有利条件。”近年来,村里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先后投资400万元修建了文化广场、科普长廊及文明实践场所,硬化村道、安装路灯及各类健身器材,设立棋牌室、图书室等多种活动场所,同时持续深化基层治理,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家风家训、村规民约相融合,凝聚起和美乡村建设强大正能量。
站在高质量发展崭新起点,东胡庄村打造和美乡村的步伐更加铿锵有力。(郜盼)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