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载坚守只为那片绿
——平顺县龙溪镇打虎岭林场场长秦安松造林护林故事
五十载坚守只为那片绿
——平顺县龙溪镇打虎岭林场场长秦安松造林护林故事
盛夏时节,走进平顺县龙溪镇打虎岭林场,远处波澜壮阔的绿意随群山起伏,送来阵阵清风凉意;近处一位老人迎风而立,用望远镜观察远方山林,如同守望着相处了半个世纪的老朋友。
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名叫秦安松,是平顺县龙溪镇打虎岭林场场长,也是一名有着50年党龄的护林员。
1959年,平顺县组建林业队开始进驻打虎岭,在干石山上种树,拉开了建设打虎岭林场的序幕。历经初期的开山植播、中期的幼抚育补、后期的间伐管护,现在打虎岭林场有林面积达到8500余亩。一代代护林员以尺寸之功积千秋之利,构筑起一道保护家园的“绿色长城”。
“这棵树有70多年了,和我年龄差不多,一棵树长这么大不容易啊。”行走林间,听着穿林打叶声,秦安松想起了20世纪70年代刚参加工作时种树的艰辛。
秦安松说:“20世纪70年代初,春季植树造林,我拿上一把小锄头、一个小篮子,装上松树籽就跟着队伍上山了,刨一个坑,点一颗籽,从天明起,到傍晚日落才下工,中午都不歇晌,一天也不觉得累。”
凭着年轻的热血、肯干、肯吃苦,参加工作三年后,秦安松入了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一路奋斗,一路成长,1984年,秦安松成为林场副场长,1990年担任林场场长。创业难,守业更难。秦安松深知守护好这片山林肩上的重担。三分种,七分管,主要是防火、防盗、防虫。秦安松说,小树苗长出来,必须得管护,不看好,牛羊就把它吃了,看树苗就像看孩子一样,得时时小心。
“这棵树有70多年了。”
“那株草叫刺蓟,小心划破裤子。”
“这种红艳艳的花叫石竹,好看吧!”
……
每一棵树都倾注着一代代林业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在秦安松看来,它们不仅仅是树,更是朋友,是一起守护大山的战友。每天十多公里的巡山路并不孤单……
从护林员到林场场长,从搭着简易棚屋吃大锅饭,到建成瞭望台有固定办公用房,在秦安松的带领下,林场的工作环境也在一步步改变。他还积极开展劳务输出、种植苗木、抚育管护,林场建设有声有色,1996年,打虎岭林场被评为“全国社队林场管理好单位”。
“林区路好了,瞭望台在原来的基础上也加高了,现在林区总共有三个检查站,还配备了防火巡查车、望远镜、对讲机等防火设备,政府重视,老百姓防火意识也提高了,条件好了,生态好了。我在林场工作50多年,对林场有着深厚感情,就像我的名字安松一样,护林永安是我作为一名护林员的使命,也是我这个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的光荣。”秦安松说。(马路艳 张永清)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