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经济壮 农民腰包鼓
——潞州区老顶山街道南垂村因地制宜发展产业蹚出富民路
集体经济壮 农民腰包鼓
——潞州区老顶山街道南垂村因地制宜发展产业蹚出富民路
绿树浓荫,夏日悠长。走进潞州区老顶山街道南垂村的花卉市场,扑鼻而来的是沁人心脾的花香。放眼望去,各色花儿争奇斗艳,郁郁葱葱的绿植长势喜人,令人目不暇接,吸引着众多市民前来选购。
近年来,南垂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立足自身优势,拓宽发展渠道,激发产业活力,打造“一轴三片区”产业布局,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
“我们经过实地调研、科学研判,以东环路南垂段为发展轴心,在东部片区发展第一产业,在西部片区发展第二产业,在中部片区发展第三产业……”村党支部书记崔民兴致勃勃地介绍着南垂村“一轴三片区”产业布局。
南垂村依托区位优势,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在东部片区,由村集体出资成立南垂耕读阁文旅发展有限公司,整合土地480亩、投资1700万元启动南垂5G农业产业园项目。目前,园区一期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已全部建设完成,已吸引苗木花卉园、油菜花种植等项目落地,智慧农田正在建设中,与新星教育、蒂美文化等10余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预计2024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30余万元。在西部片区,积极融入长治高新区产业布局,先后落地投资10.2亿元的清控·太行云谷项目和投资15亿元的百泰生物项目,项目建成后可有效带动南垂下游产业发展,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在中部片区,打造汽车服务产业带,带动上百户村民发展餐饮、汽车中介等产业。通过“一轴三片区”产业布局,进一步激活村集体经济的“一池春水”。
乡村振兴不仅产业要兴旺,更要让老百姓宜居宜业。一排排宽敞整洁的村院矗立在道路两旁,一条条绿树成荫、宽阔明亮的村道四通八达,一个个别具特色的文化休闲娱乐广场……南垂村处处呈现一派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的乡村之美。
下大力气整治乱搭乱建2800余平方米,清理积存垃圾600余吨,新增绿化面积5300余平方米,完成1400座卫生厕所改造……南垂村村委会始终聚焦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等群众需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道路提档升级、“四水共治”、 配套设施完善“四大行动”,使广大群众可感可及、家家受益,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南垂村多方筹措资金1700万元,对东环路南垂段、南垂5G园区入园道路等4条村庄道路进行提档升级,共修复破损路面3万平方米,村庄道路全面提档升级;投资1800余万元实施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共铺设污水管网3.8万米;投资220余万元实施南垂村安全饮水工程,共改造自来水主管网3.2万米、入户管网11.5万米,安装智能水表2200余个;投资140余万元实施村庄排涝工程,共建设排涝通道5处950余米;投资1100万元实施老顶山冲沟治理工程,有效消除了雨季山洪安全隐患。
在不断完善村里配套设施的同时,南垂村村委会全力办好村民身边的小事实事。村集体出资1400万元设立南垂村养老基金专户,60岁以上老年人每年可领取养老金;争取上级资金340余万元对南垂幼儿园进行提档改造;南垂村史馆、村文化广场、五星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国和美乡村篮球赛(村BA)山西选拔赛在南垂村率先开赛、“古韵南垂·龙腾新村”——2024年南垂首届中国南北民俗社火游园会成功举办……
如今的南垂村,村里灯亮了、路平了、环境美了,生活品质提升了,水暖电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村民们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陈晶 董鑫)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