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潞州区:打造农村污水治理新样板
长治潞州区:打造农村污水治理新样板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农村污水治理工作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惠民工程。为破解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难题,自2023年起,长治市潞州区先后投资2000万元,在大辛庄街道陈村打造了智慧农业暨污水农用示范项目,全面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工作,助力乡村生态振兴。
潞州区智慧农业及污水农用示范项目的展示厅通过“欢迎墙”“大政方针”“污水农用模式”“污水处理”“新型灌溉”“智慧农业大数据大屏”“智能化装备”“污水农用成效”等11个板块,全面展示了潞州区农业现状、污水处理转农用标准水工作及智慧农业应用的示范成效。
“污水农用是一个重点项目,污水处理有一个简单的流程。”潞州区智慧农业暨污水农用示范项目负责人员吕洋介绍说,“首先,收集来的生活污水在调节室内通过格栅物理处理的模式,对较大的杂质进行一个预处理,处理过的污水进入缺氧池、好氧池进行一系列的化学反应,然后通过二沉池出水进入消毒装置,消毒装置会对大肠杆菌、蛔虫卵等进行杀菌灭活,最后确保咱们的优质出水用于农田灌溉。”
随着整个智慧农业大数据大屏浏览动图的层层深入,从宏观政策到落地模式,从技术支撑到设施支持,从环境效益到经济收益,完整展示出潞州区污水处理转农用标准模式的合理性、先进性和可持续性。在整个污水处理过程中,数据检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每天的检测,能确保每天的水量达到示范农用的标准。
在陈村的小麦示范田里,大型滴灌正在给农田浇水,汩汩清水流向根系,这些水就是经过处理的污水。
“以前农民就是靠天吃饭,如果下雨的话,收成还好一点,不下雨咱们庄稼就会干旱。经过污水再次处理之后,用水方便了,收成稳定了,人力物力各方面都轻松了一些。”村民张师傅说。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内容之一,通过智慧污水治理,既可以让没用的污水得到净化和二次利用,还减少了水源污染,保护了环境。
目前,潞州区智慧农业暨污水农用示范项目已进入试运营阶段,该项目的投入使用不仅可以实现农业节水节肥、省时省力、增产增收的目标,还能有效改善潞州区水生态环境,进一步推动全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杜云 孙鸣)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