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州区淮海社区努力打造“新晋邻·潞邻幸福圈”——

党群共建“幸福家”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长治频道>>县区动态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七一”前夕,王春花与13名淮海集团退休职工一起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一枚“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作为兵工二代的她激动地说:“身为一名兵工子弟,工厂养育了我,党培养了我。我是红色兵工的传承人,也是红色传统的传播者。”

潞州区淮海社区有一个“银发党员活动室”,这里是1586名退休党员的家。他们中有老兵工、老战士、老党员、老讲解员、老模范,社区组织传统教育,开展红色宣传,都离不开他们。也正是有了他们,还有社区报到的在职党员,才让淮海社区里一片火红。

旗帜的力量——

社区报到党员亮出身份

走进潞州区延安南路街道淮海社区,从党组织关心的“家长里短”到党员服务群众的“鸡毛蒜皮”,你能感受到这个“红色社区”31个小区里党组织的凝聚力,3184名共产党员在社区里的感召力。

如今,在淮海社区,党员亮身份,已成为一种风尚,群众有事找党员,也成为一种共识。人人参与、多元融合、共驻共建共享的氛围十分浓厚。

通过开展“党员找组织,组织找党员”的“双找”活动,让在职党员,从“隐身”变“在线”。淮海社区的1466名在职党员实现了全报到。

报到党员按照就近、方便、自愿原则编入社区网格,加入“掌上社区网格群”,全部认岗履责。让群众找得到党员,使党员成为社区治理的排头兵、主心骨。

淮海社区围绕打造“新晋邻·潞邻幸福圈”为目标,将党组织和网格深度结合,建立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4级组织体系。社区由一根针变成了一张网,兜住了群众的急难愁盼,解决了大难题。

老党员朱明章说:“现在党员看得见、找得到、靠得住,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都能及时解决,环境更美了,邻里更亲了,人心也更齐了。”

平台的力量——

党员为民服务零距离

党员来社区报到,关键是要发挥作用。淮海社区通过搭建社团活动、志愿服务、小区议事、社企融合四个平台,有效整合基层治理资源,引导党员做好自家事、关注楼院事、参与社区事。

淮海社区有19个公益性社会组织,全部由党员牵头组建。

在职党员钱卫忠,牵头组建枫漫民乐团,为居民提供50多场民乐义演。党员成纪芳,组建老街坊书法课堂,为400多名居民义务教学。

由段兰秀等30多名女党员组成“小棉袄”志愿队,通过买菜敲敲门、遛弯看看灯、遇喜拱拱手、遇困帮帮忙等志愿服务,让空巢老人感受到小棉袄般的温暖。

小区里的邻里议事会,广泛收集群众关心的愁事、难事、烦心事,定期召开议事会,实现小区的事情大家议、合力管。

社区报到党员中,七成以上是淮海集团的职工,通过组建党建联盟,有效促进社企融合。

按照党建品牌创建目标,为做实居民服务,淮海社区还整合资源集中开展“红色先锋”“助老爱幼”和“邻里守望”三项党员服务,以“红色力量”实现小区微自治。

10院86岁的田冬花生病后,子女不在身边,党员霍燕萍,常常下班后上门看望,老人激动地说:“燕萍真是我的好闺女!”

机制的力量——

党员参与治理常态化

为切实把党员到社区报到工作做实,淮海社区通过建立三项机制,增强党员参与社区治理的责任感、认同感。在常态化参与社区治理中,该社区的党员们表现出“我要来”“我想来”“经常来”的工作热情。

建立评价反馈机制,促使“我要来”。淮海社区通过设立在职党员服务纪实台账,采取“正向加分激励+反向扣分约束”方式,作出年度等次评价,年终反馈所在单位,作为个人考核、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每年年底,成功集团党委通过征求社区意见,对评价不合格的在职党员,直接取消评优资格。

建立积分管理机制,促使“我想来”。淮海社区在党员管理上实行社区服务积分兑换制度。党员带头参加志愿服务,获得相应积分,积分可累加,年底按支部排名,作为评选优秀共产党员的重要依据。党员积分还可以在社区兑换成生活用品、书籍等,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建立评优激励机制,促使“经常来”。党员到社区,服务质量好坏,老百姓心里有杆秤。淮海社区连续6年举办“最美在职党员”“最美小区党支部书记”公开评选,邀请居民代表参与评选,激励在职党员在社区作表率。8小时之外,党员常态化参与社区治理,实现人到心更到。

社区里的红色品牌力量感染着社区里的每一个人。如今,淮海社区里的商户和门店也都参与到社区便民服务当中来。他们以优惠的团购价在APP上进行商品发布,由社区居民团购认领。社区食堂通过线上线下为老人提供就餐服务。淮海社区的便民服务圈真正成为了“潞邻幸福圈”。(张振龙)

(责编:张文卫、郝亚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