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县松村镇:引水入田解“渴” 争分夺秒抗旱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长治频道>>县区动态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6月25日,沁县松村镇松村村民刘有平早早就来到自家地里忙着铺设水管,确保每一寸土地都能得到充分浸润。“我这10亩地挨着涅河,有了抽水泵浇起来也方便。”为抗击旱情,松村村委设法架设电线,调集抽水泵保障涅河沿岸1000多亩地的灌溉。

正值农作物生长关键期,针对当前无明显降水、土壤墒情较差的情况,松村镇党委、政府持续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察看旱情苗情,根据各村情况积极发动群众抗旱保苗,多措并举提灌浇地,全力做好“三夏”生产工作。

松村悦顺发展公司种植基地种植有300余亩蔬菜,包括辣椒50余亩、白菜100多亩、红薯175亩。走进基地,作物长势良好,五辆水车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浇水作业,基地工作人员裴红伟仔细检查白菜地里的滴灌管有没有正常滴水。

蔬菜种植用水量大,受旱情影响较重,悦顺发展公司在镇政府帮助下采用安装滴灌管、水车喷灌等形式积极进行抗旱,目前效果良好。“在松村镇政府组织抗旱以来,我们动用人工70余名、洒水车五辆给红薯和辣椒进行喷灌,在白菜地则安装滴灌,目前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悦顺发展公司负责人刘小东告诉记者。

旱情发生以来,松村镇共组织20余辆水车分赴各村帮助村民灌溉。并新打水井3口,修缮水井4口,每口井可覆盖500亩左右的浇灌面积。

里峪村村民郭昌平边察看灌溉效果边说:“被浇过的玉米叶子明显舒展开了,颜色也更绿。前几天玉米叶都卷曲了,幸好浇水方便,对庄稼生长影响不大。”为缓解旱情给庄稼带来的影响,松村镇组织劳动力对农田旧有水利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对灌溉沟渠进行了清理和修整,保证抗旱设施及时发挥作用。各村利用这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铺设喷灌设施主管网,将水引入村民地里,为大家送去“及时雨”。

康公村村民李新生则抓紧时间忙着铺设滴灌管,“多亏了政府挖了深井,装上滴灌管后,这么旱的天气,玉米也能保证成活。”受益于高标准农田建设,李新生家的14亩玉米地有了稳定可靠的深井灌溉水源,村委还为群众联系了低价电和滴灌管,李新生这片玉米地就不发愁了。

接下来,松村镇将继续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旱情发展,结合各村实际,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广泛发动、精准指导群众科学抗旱,将旱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郭瑜琛)

(责编:张文卫、郝亚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