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城区:思政润心田 “研”途共成长
潞城区:思政润心田 “研”途共成长
这两天,潞城区组织部分教师在成家川中心学校开展课程思政化主题研讨活动,探索新时代思政课的全新“打开方式”。
“禾下乘凉梦,一稻一人生。”一堂题为《土地 粮食——学习袁隆平,争做一粒好种子》的课程正在声情并茂地开讲。精彩的内容、生动的讲解,让同学们从袁隆平的故事中汲取奋进的力量,悄然在心中播下理想与责任的种子。潞城区成家川中心学校学生桑诗涵对于这堂课,内心很是触动,“听了这节课,我触动很深,明白了粮食、土地的重要性。我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做一名和袁隆平爷爷一样对祖国有用的人才。”
种子精神,代代相传。通过一个个真实、鲜活、生动的事例,涵养学生精神品格,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让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入心入脑,积极打造思政“金课堂”。潞城区成家川中心学校老师赵红说:“思政课教师是学校立德树人的关键力量,承担着培养学生价值取向的重要职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不断努力提升专业素养,丰富知识结构,努力成为一名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强、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
讲好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思政课,不仅要讲理论,更要与实际相结合。另一间教室里,潞城区城关小学副校长申晓艳从探索职业之源、体验职业之美、了解职业之需到实现职业之梦,为同学们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授课,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价值观,让思政课从“课本本”走向“心窝窝”。潞城区成家川中心学校学生侯睿萱说:“在课堂上我了解到了许多不同的职业,我长大以后要当一名医生,从现在开始我要好好学习,来完成我的梦想。”
“在课堂上,我努力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解那些看似深奥的思政道理,看着他们逐渐地理解、领悟,心中就涌起了一种成就感。思政课不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塑造孩子们的价值观和品格。我作为一名思政教师,在校际交流的活动中,我们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探索更适合小学生的思政教学方式。”申晓艳说道。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此次主题研讨活动,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构建全员教育、全过程教育、全方位教育的育人格局,形成科学有效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将进一步推动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成长,激励大家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讲好新时代故事,以“大思政课”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申婷婷 杨鹏)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