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引擎 迸发新活力
——看沁源县项目建设热潮涌动
打造新引擎 迸发新活力
——看沁源县项目建设热潮涌动
通州集团山西锦能能源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通过智能工厂平台对厂区进行实时监测。冯毅松摄
春耕夏耘,建设正酣。近日,在沁源大地上,一个个重点项目火热推进,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这座太岳山城正全力掀起项目建设热潮,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发挥“新”优势
做好“硬支撑”
近日,记者在位于沁源经开区的省重点项目新材料生产车间项目建设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在有序组织大型机器进场施工。据悉,该项目总投资3.7798亿元,总占地面积92.58亩,主要包括新建钢结构标准厂房6栋及其配套工程。项目建设完成后,将承接产业转移,推动锂电池负极材料等新材料产业集聚,促进经开区产业规范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实现土地资源集约使用,增强招商引资竞争力。
今年以来,沁源经开区紧紧围绕省委打造开发区建设升级版的总体目标和长治市委“项目建设年”部署要求,紧扣沁源县委“以交通促繁荣、以教育聚人口、以人口兴产业”和“一城两中心、一区三园”发展思路,立足工业高质量转型,持续深化“依托煤、延伸煤、超越煤”的发展战略,一切盯着项目看、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扭住项目干,推动煤焦产业“上探下延”、多元发展。同时构建多元化的产业体系,形成区域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为全方位推动沁源在高质量发展中争先崛起发挥“新”优势。
在沁源县发改局,一张“2024年沁源县重大项目计划表”格外引人注目。计划表上,项目名称、建设地址、开工时间、项目进展、主要建设内容等要素一目了然。
沁源县2024年拟实施重点项目275个,其中,产业类项目153个,基础设施及社会民生类项目122个。总投资515.7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01.64亿元。
沁源县今年召开的“三干会”提出,要坚持大抓项目,稳固经济支撑,以项目之“进”促发展之“稳”,全力推进打基础、利长远、促发展的好项目。
做足“煤”文章
延伸产业链
近年来,该县进一步延伸煤、提升煤、超越煤,在“上探下延”上下功夫,积极推动鹏飞集团光伏发电制绿氢、能源岛项目等重点项目尽快开工、建设、投产,以做大做强现代煤化工产业链,助推全县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记者在通州集团山西锦能能源有限公司智能工厂看到,工作人员坐在电脑前,通过精准的操作,对每台自动化设备的运转进行控制。大屏幕上,实时更新的生产数据一目了然,生产线的运行状态清晰可见,为稳步生产提供了坚实保障。
“智能工厂平台是与杭州和利时自动化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智能化生产管理平台,主要设置有安全管理、环保一体化管控、生产调度管理、质量信息管理、设备管理、能源管理六大模块,在智能化应用和提升方面,平台增设了3D沉浸式导游、人员定位、关键部位AI识别、设备智能巡检、3D消防应急演练和超融合通讯等应用场景,为公司的精细化、精准化管理奠定了基础。”该公司副经理李俊介绍说。
通州集团起于煤、兴于煤,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按照沁源县委“依托煤、延伸煤、超越煤”的思路,在转型发展中探索出绿色发展之路,引导企业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聚焦科技赋能,着眼“链”式发展,“上探下延”强工业,培育发展新能源,推动企业在转型中提质增效。
“通州集团以煤为基,是集原煤开采、炼焦、化工、旅游开发、三产服务为一体的民营企业,现已形成了煤—焦—化—电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产业格局。今后,将重点针对氢能产业做足文章,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向精细化工转变,实现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通州集团副总经理段吉说。
强力“优”环境
项目“加速度”
今年以来,沁源经开区牢固树立项目是第一支撑、营商环境是第一保障的鲜明导向,以“全代办”服务为抓手,以“三无”“三可”为目标,全员齐上阵、人人都出力,为项目建设全流程提供“一对一”贴心全代办服务,不断推动更多好项目、大项目加快建设、加速落地。
沁源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项目建设工作,数次组织召开手续办理推进会,每旬召开项目调度会,集中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与此同时,沁源经开区成立了以管委会主任为组长的项目工作专班,加强项目建设工作的指导;定期组织召开由发改、财政、国土、行政审批等单位负责人参加的项目协调会,分析研判项目建设的难点和堵点问题;创优营商环境,开展手续办理“承诺制+全代办”服务,做到网上办理,集成服务;因地制宜积极开展“九通一平”要素保障服务和标准地出让工作。
今年3月初,位于沁源经开区的山西鼎晟达新能源有限公司动力型锂电池生产项目实现试生产。记者在该公司生产车间内看到,崭新的机器依次排列,工作人员在正极涂布机头上料、正极连续辊压、正极连续分切等各式机床前有序操作。生产线火力全开,一台台自动化设备高速运转,一个个锂电池产品顺利下线。
“我们之所以选择落地沁源,最主要的原因是这里营商环境好、干部服务优。”山西鼎晟达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山奎说。
沁源借助资源禀赋和区域特色,通过转型升级和延伸产业链,做优营商环境,加速项目建设。这座太岳山区的绿色小城,正迸发出强劲的发展动能和经济活力。(冯毅松)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