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城区:“一村一品”特色种植焕发乡村新活力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长治频道>>县区动态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必由之路。潞城区黄牛蹄乡紧紧围绕产业富、项目强、生态绿、文化兴的目标定位,以“千万工程”为指引,充分发挥本地农业产业发展优势,着力构建“一村一品、一片一特”产业格局,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开辟村民致富新路,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眼下正值辣椒移栽时节。在万农信农机合作社的辣椒种植基地,村民们正穿梭在地膜间进行辣椒苗移栽作业,打孔、投苗、覆土、洒水……一株株新栽植的猛椒幼苗迎风摇摆,为广袤的大地增添了勃勃生机。

“我们万农信农机合作社流转二百亩地,种植猛椒,采取‘公司+农户订单’保底合同,预计每亩的产量在6000斤左右,7000多块钱,一年收益140多万块钱,来年我打算在农户手里多流转一些土地,扩大生产规模,通过示范种植,带动更多的群众就业增收。”王红芳是万农信农机合作社理事长,今年是第四个年头种植辣椒,他每年都会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调整辣椒种植品种,提高亩产效益。目前,该合作社共种植猛椒200亩、高粱1000余亩、谷子40亩,多元化的种植模式有效推动种植产业转型升级,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我在合作社已经上了三年,我除种了我家里的地,剩下的时间就在这打工,一天七十块钱,就近上班也能为家里增加收入。”在合作社移栽辣椒苗的潦河村村民靳玉苗说道。

夏风草木熏,生机自欣欣。在下黄村何首乌种植基地同样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种植大户王彩波正和村民一同锄草。

何首乌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具有补肾壮阳、益精血、乌发护发等多种功效,市场需求量大,收购价格稳定。作为有着丰富种植经验的种植大户,王彩波深知农业生产的不易,也明白选择适合作物对于提高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性。在了解到何首乌的种植特点后,他决定尝试种植,希望能够为自己的农业生产带来新的突破。“我今年流转了五百来亩地,其中玉米种了三百来亩,高粱一百来亩,谷子十五亩,红薯五十亩,还试种了点何首乌有五十来亩,何首乌三年才能受益,每斤大概销售的价格是十块钱左右,全部收了以后一亩地应该能达到九千来块钱,之后看看能推广了,推广全村的人都来跟上我种何首乌。”王彩波介绍说。

辛安村的辣椒、下黄村的何首乌只是黄牛蹄乡特色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黄牛蹄村的芦笋、土脚村的连翘、南桃村的党参......遍地开花的特色产业,离不开黄牛蹄乡深入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特色产业为突破,在规模化、特色化上同步发力,以集聚效应打造特色品牌,推进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不断夯实农民增产增收的坚实基础,让土特产真正成为黄牛蹄乡富民产业的“C位”担当。 “下一步,黄牛蹄乡将进一步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依托‘联合总社+基地+群众’的方式,推进生产、加工、销售等相关服务业的有机整合, 初步形成集加工、品牌打造、销售为一体的高粱、连翘、香菇全产业链建设,让特色种植真正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力支撑。”潞城区黄牛蹄乡人大主席王晨飞说。(段婷婷 杨鹏)

(责编:张文卫、郝亚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