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乡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科技副总”为企业创新“输血注氧”
武乡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科技副总”为企业创新“输血注氧”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近日,武乡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龙头企业山西太行沃土农业产品有限公司“科技副总”正式上岗,来自山西农业大学谷子研究所的专家教授带着技术、成果,到该示范区企业兼任技术副总。作为产学研合作的一种模式,“科技副总”深入一线,真正接触到企业发展过程中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痛点、难点,为企业突破科技创新瓶颈精准“把脉下药”的同时,也使高校科研方向“有的放矢”。
深入企业,精准“把脉下药”
新产品研发目标和定位不明确,新技术缺乏研究基础但试错成本很高……企业在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方面总会遇到诸如此类的问题,怎么办?
“企业研发最大的特点就是短平快,很多技术问题随时都会产生。‘科技副总’能充分了解地方产业发展水平和特点,比一般的产学研合作更能深入地接触到企业发展过程中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痛点、难点,为企业‘把脉下药’更精准。 目前,公司已与‘科技副总’建立了长效研发沟通机制,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太行沃土农业产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反哺高校,科研“有的放矢”
毋庸置疑,“科技副总”已成为企业的“香饽饽”。与此同时,“科技副总”带来的产学研合作成果,也反哺着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科技副总’这一模式能明显促进高校教师和企业的交流,显著提升学校横向科研的数量与质量,也有利于教师的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新聘用的“科技副总”山西农业大学谷子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根全说,“教师参与企业相关研发工作,通过真刀真枪实战,有效解决课堂教学的空泛问题,带着企业问题,丰富课堂内容,部分研究生还可以直接参与企业研发和实习,教学效果和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走马上任,企业“智囊团”再添助力
此次上任的“科技副总”,在谷子新品种选育等领域科研成果颇丰,将充分发挥个人和高校的综合优势,在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校企资源共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技术需求研发、完善企业创新体系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科技创新服务。
“到任后即将开展几个方面的工作:帮助企业解决现有的技术难题;共同开展谷子新品种的研发,开展繁种育种试验。已有的技术成果也计划利用这次机会与公司一起尝试转化落地。”王根全踌躇满志,对日后的工作安排早已做好规划。在他看来,“科技副总”是连接高校与企业、融合高校与地方发展的桥梁与纽带。“在当前产学研协同大背景下,通过科技人才政策,努力使自己成为创新型人才,为加快创新型农业产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创造良好的环境,让“科技副总”发挥更大作用?“我们将实行‘责、权、利’相结合的制度,给‘科技副总’较大的权力,营造好创新的宽松环境,从而保证各项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实施。”太行沃土农业产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科技副总’到岗后,会安排其全面负责公司的科技研发工作及新进技术人员针对性培训等工作。希望借助‘科技副总’带来的‘智囊团’,切切实实帮助我们提高自主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武乡有机旱作农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孙爱国 姚雨欣)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