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羊肚菌绘出春日好“丰”景

——屯留区发展特色产业侧记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长治频道>>县区动态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马战村的羊肚菌进入采收期。(图片由屯留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屯留区立足资源和生态优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努力探索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羊肚菌种植,丰富产业形态,壮大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发展,拓宽群众稳业增收之路。

近日,在屯留区马战村的羊肚菌种植大棚,一朵朵、一簇簇鲜嫩的羊肚菌从泥土里争相探头,一个个乳白菌撑起褐色“小伞”,错落有致地分散在菌垄上,长势十分喜人。

今年55岁的常文英是马战村的种菌能手。去年,她瞅准市场前景好、收益高的羊肚菌种植产业,与村集体签订协议,建起了8座占地约65亩的羊肚菌种植大棚,发展羊肚菌特色种植,带动30余名村民就业。眼下,大家正忙着采收、搬运、分装羊肚菌,一派繁忙景象。“1斤鲜菇市场价约100元,今年收成不错,一个大棚一茬能产将近2000斤,我们正忙着赶装订单哩!”常文英一边采收成熟的羊肚菌一边说。

羊肚菌被誉为“菌中之王”,作为食药兼用菌,其香味独特,营养丰富,富含多种人体需要的氨基酸和有机锗。近年来,其作为高端食材,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人工种植也因此成为一条增收途径。该菌一般在低温、高湿的条件下萌发,人工种植的生长季在每年3月至5月,洒一次菌种可采收2-3茬,采收时节刚好与农忙时节错开,种植大棚还可以实行菌蔬轮作模式,基于此,马战村积极引导种植户一棚多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春耕”变“春收”,村民在家门口就能稳业增收。

在距离马战村18公里外的上村镇上村设施农业园区,羊肚菌种植大棚同样迎来了成熟采收期,抢“鲜”上市。走进大棚,整齐划一的地垄上,大大小小的羊肚菌破土而出,鲜嫩肥美,村民们穿梭其间,小心翼翼地将其采下装进筐里,一张张笑脸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一幅“春日丰收图”跃然眼前。

去年以来,上村把夯实特色产业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打造了设施农业园区,建设羊肚菌种植大棚16座,大力发展优质高产、绿色高效的特色农业产业,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引导更多人走上新型产业化发展道路,促进村民增收致富。“我在大棚里的工作就是根据菇的生长情况调节温度,容易上手,其余时间还能照顾家里。每个月收入稳定,我很满意。”村民杜阿姨说。

尝到了甜蜜的“致富果”,今年,上村与周边几个村在上村设施农业园共规划建设日光温室大棚24座,招引农业企业入驻,实现产销一体化。目前,其中16座大棚已经实现投产收益,园区采取“公司+村集体+农户”的经营模式,改变了传统农业“单打独斗”的局面,既节约成本,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又激发了村民的积极性,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三赢”局面。

渔泽镇岗上村位于屯留区东北部,放眼望去,一排排蔬菜大棚矗立田间,在春日暖阳的照射下焕发出勃勃生机。令人想不到的是,这里曾是一片采煤沉陷区,而这翻天覆地的变化都得益于村里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多措并举发展绿色农业,改善生态环境,壮大集体经济,带领村民走上致富之路。

2020年,岗上村抓住市场机遇,引进了经济效益高、市场前景好的羊肚菌种植,并试种成功。如今,一进入羊肚菌采收季,从全国各地发来的订单就源源不断。“羊肚菌属于低温型菌种,非常适合在本地种植。当时,我们组织村里的致富能手外出学习种植技术,经过实践掌握了种植方法,现在我们的羊肚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岗上村党支部书记李银生说。

截至目前,岗上村已建成羊肚菌种植大棚近200座,依托当地适宜的土壤条件和独特的气候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升级,采取“党支部+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种植,为周边村民带来更多就业机会。今年,该村还注册了“太行山羊肚菌”品牌,进行品牌建设,建立管理模式,不断健全以羊肚菌种植为主的现代化农业体系,带动更多农户参与到羊肚菌种植中来,推动羊肚菌产业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屯留区立足绿色生态发展理念,积极调优种植结构,通过羊肚菌产业发展,增加产业“造血”功能,使羊肚菌产业成为当地的支柱型产业,让群众从特色产业中看到发展“钱”景。小小的羊肚菌成为该区乡村振兴路上的新亮点,“就业增收曲”正迎着缕缕春光欢快奏响。(黄玥)

(责编:张文卫、郝亚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