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县中峪乡:“实”字当头乘势而进 “干”字为先奋勇前行
沁源县中峪乡:“实”字当头乘势而进 “干”字为先奋勇前行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全县三级干部会议召开后,沁源县中峪乡按照县“三干会” 决策部署,以构建“五个体系”,促进“五个提升”思路方法谋篇布局、统筹工作、指导实践,坚持“实”字当头乘势而进,“干”字为先奋勇前行,推动沁源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立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抓手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农业方面,立足实际,扛牢全县粮食主产区政治责任。落实耕地保护、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08万亩以上、粮食产量0.46万吨以上的底线任务;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快推进乌木、龙头、东王勇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建一块成一块、永久保护一块,进一步稳住粮食安全“基本盘”;加强特色产业谋划推进力度,以农企带农村、大村带小村模式,推广香菇、蔬菜种植,黑山羊、冷水鱼养殖产业模式;立足该乡无工业污染的生态优势,探索“药上山、粮下地”的林下种植模式,积极融入全县中药材发展大局,推动“生态价值”更好转化为“经济价值”;聚焦种植、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销售各环节,积极招商引资,建设符合市场需求的连翘、香菇等初级加工企业,拓展农业增值空间,做好“农头工尾”文章。在工业方面,积极协调县直有关部门,加快有关手续审核办理进度。督促企业负责人与山西永鑫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加紧磋商,加快《合作投资协议书》签订进程,全力保障霍州煤电中峪煤矿投产运行,把握基建窗口期,建立健全村企之间、村村之间产业分布、利益分配沟通协商机制,拓展合作、管控分歧,确保村企长期合作共赢;抢抓机遇、繁荣商贸。着眼中峪矿井基建和投产带来的人口红利、交通红利和服务需求,把握未来南北向货运专线主干道贯通后的交通区位优势,鼓励各村在商超店铺、餐饮住宿、运输仓储、物流快递等方面谋划发展产业,逐步形成分工明确、各有侧重的服务体系。
加快融入以“一城两中心、一区三园”为重点的城乡一体化体系。积极争取“千万工程”资金扶持,扎实推进厕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创建1个精品示范村、2—3个提档升级村,各村都开展环境整治村创建。同时,积极争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实施龙头、东王勇村街心美化亮化工程,西王勇、南峪、乌木村护地坝、护村坝建设项目等。把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与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树立乡村文明新风有机结合起来,定期开展环境卫生督查,环境卫生保持好的村,优先列入精品示范村、提档升级村创建范围。
加快推进以黄河中上游沁河流域生态修复综合治理为统领的生态保护体系。常态化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和公益林建设,加强造林补植、补造和抚育管理工作,严禁毁林占地违法行为;统筹推进农村、企业及道路沿线植树绿化,见缝插绿、美化环境,筑牢黄河中上游沁河流域生态屏障;各村在谋划乡村建设项目时,把农村污水治理作为建设重点,纳入建设计划。同时,注重与道路街巷硬化、自来水管网改造等项目统筹谋划、同步实施,防止先建后拆、重复投资;用好沁河流域农业面源治理项目成果,鼓励群众收集废旧农药瓶集中回收处理,促进禽畜粪污资源化利用,推动农药、化肥“双减”,防止农药、化肥、粪污污染水质。
加快形成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基本服务均等化的民生保障体系。聚焦“以教育聚人口”发展要求,持续加强校长、教师“两支队伍”管理,持续与长治学院对接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活动,继续带领教师“走出去”学习,提升教学质量;推进党群服务中心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便民服务中心等服务功能有效整合衔接,发挥“一室多用”功能,推进“一站式服务”;做好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敬老院运转保障和修缮维护,建设东王勇村、西王勇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提供更加便捷温馨的养老服务;用活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和乡文化站,持续培育各类文艺团体,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横山老腰鼓和沁源秧歌相融合,形成具有中峪特色腰鼓文化并传承发扬下去。
加快构建农村党组织领导下的乡村治理体系。把农村党支部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把农村最容易发生的邻里纠纷、婚姻纠纷、婆媳关系、赌博邪教等问题作为约束要点,制定真正具有约束力的村规民约,让群众养成在自我约束环境下生产生活的习惯;主动把关心家乡发展、威望高、德行好的老党员、乡贤、退休教师等,吸收到乡村治理过程中来,充分发挥他们在处理利益纠纷方面的熟人优势,在处理疑难复杂问题方面的信任优势;深入推进平安乡村、法治乡村建设,完善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多元化解机制,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加快完善“人、物、制度”三要素高标准落实的安全责任体系。持续开展护林防火巡查监管,落实“三大体系、八大任务”,对标“双百分”考核机制,抓住包村领导、包村干部、村干部、护林员“四个责任人”,扎实做好宣传教育、火源管理、瞭望巡查等各项工作,确保森林防火万无一失 ;持续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风险排查、隐患治理和宣传教育,发挥“两站两员”作用,严禁农用车违法载人,严防重大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加大源头预防和多元化解力度,全力预防涉法涉诉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处理,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深入开展安全领域专项行动,加大地质灾害、防洪防汛、农村自建房、道路交通、电路电线等隐患常态化排查整改力度,坚决防范安全事故发生。(贺志敏)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