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垣县 筑牢防火线 守护满眼绿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长治频道>>县区动态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整装待发 王晨 摄

宣传教育 米鑫 摄

巡查巡护 米鑫 摄

进入4月份,襄垣县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担当,“群策群力”盯守、“漫山遍野”防控,全力以赴打好森林草原防灭火持久战、攻坚战。

提高意识 念好“紧箍咒”

古韩镇林草资源丰富,现有森林面积5万余亩。随着近年来造林绿化工程的大力推进,森林防火任务已然成为常态。

“我们成立了三支应急巡查队,将全镇划分为三个区域,对所辖区域村森林防火情况进行督查。”古韩镇武装部长李宁说。“同时,派出机关干部深入重点林区、包保村庄进山路口、卡点及火灾易发地进行值守和巡查,发动各村组织党员干部学习森林防火知识,逐一入户宣传并组织签订责任承诺书,确保防火工作不落一人。”

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制度是保障,责任是关键。今年开春,襄垣县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安排部署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实行县处级领导包镇,镇级领导包片,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山头、包地块,党员包重点人群,层层压实责任;县委办、县政府办牵头,成立防火督查小组,按照“四不两直”要求,不间断对全县各镇村防火工作进行明察暗访;制定出台《襄垣县森林防灭火预警体系建设暂行办法》,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全面落实森林防灭火工作责任;各镇、林场等相关单位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和“日报告”制度,切实消除火灾隐患。

强基固本 织密“防火网”

“请登记进山信息,按提示操作……”

近日,在襄垣县王村镇温家垴村入山口处,林管站站长李宇航正在提醒准备进山的车辆和人员,进行电子登记管理。“王村镇与武乡、沁县交界,山地多林地广。值守卡点人员必须严格检查每一位入山人员、每一辆入山车辆。”李宇航说。

防灭火关键在于预防,只有严防死守,才能做到火源管控常态化。目前,襄垣县以镇为单位将全县划分为9个大网格,5000个小网格,分层次建立县、镇、村三级“网格化”管理机制,严格实行“防火码”扫码入山、出山销号制度;全县增设固定防火检查站29座,瞭望哨65座,同时安排专人守卡管控,高密度、全天候巡查巡护,做到山头有人管、林内有人巡、地块有人看、路口有人守;建立专业扑火队伍1支、半专业应急扑火队伍9支,配备巡山县级护林员412人,对重点林区进行巡视值守;建成高标准防火通道100余公里,配套有停车场、回车道、消防水池等;配备应急指挥车辆,风力灭火机、风水灭火机、油锯、水泵等应急物资。

随着林草信息化发展,全县森林防火工作从“人防”“物防”到“技防”的脚步也在不断加快。近年来,县财政投资+古韩镇自筹累计投资1000余万元,分别在仙堂山、古韩镇东山、下良镇五谷神岭、王桥镇九尖山等重点林区镇安装了双光谱热成像监控13个,高清探头7个,火情信息同步接入到县森林防火预警监控系统。除此之外,还配备了高性能小型多旋翼无人机,对林区覆盖面积广的镇,不定时开展“空中侦察”,有效弥补监管盲区,实现空中和地面的立体监护。

立体宣传 筑牢“防火墙”

“森林防火责任大,不轻易放火是真话……”

“我们通过村村响和流动小喇叭向村民做宣传,让大家时刻将森林防火谨记于心。”西营镇森林防火员刘水旺说,在森林防火宣传中还采用顺口溜的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森林防火安全知识通过大小喇叭和车载喇叭宣传。

西营镇马鞍山公益林区占地2400余亩,是西营镇的重点林区之一,由于春季天干物燥,给森林防火工作带来了挑战,西营镇采取加大林区巡逻、强化应急备战、营造宣传氛围等措施,全天候守护辖区森林消防安全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宣传教育是森林火灾预防的有效途径之一,该县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积极宣传,让防火意识深入人心。截至目前,襄垣县累计发放防火彩旗、虎威威刀旗、无纺布袋、宣传围裙、红袖章、宣传横幅、宣传画、宣传小册子及林业专用宣传用品10万余份,张贴7号《防火令》和《关于禁止野外用火的决定》各5000余份,林区出入口和重点地段刷写墙体固定标语32条;通过《襄垣融媒》、电梯屏、户外大屏、移动宣传车等融媒矩阵宣传报道3000余次,与县移动公司、县联通公司合作,重点时段和极端天气累计发送防火短信5000余条;通过“五进”和“小手拉大手”活动形式,组织开展定点宣传20余次,发放各类防火宣传用品3万余份,同时利用县镇级防火宣传车播放禁火令、防火顺口溜等1000余次。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守护森林安全,就是守住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县上下将咬定青山不放松,共树安全用火意识,严守森林防灭火准则,共同筑起牢不可破“防火墙”,让襄垣青山常在。(邓蓉)

(责编:张文卫、郝亚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