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盎然展新颜
——看潞城区如何破题乡村振兴
春意盎然展新颜
——看潞城区如何破题乡村振兴
潞城区史回镇的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
潞城区的经济结构曾是“西强东弱”。西部乡镇,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以焦炭产业起家,历经了煤焦行业的“黄金十年”,如今,又以能源转型升级,持续成为潞城区经济发展的高地。东部乡镇多山区,地上无资源、地下无矿藏,在这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抓什么?怎么抓?成为一道摆在潞城区人民眼前的课题。
科技支撑 黄土地有了新变化
“我们在这里种植大葱三年了,大葱的品质、产量都能得到保证,一直以来价格和销路基本稳定。这些年丰收的诀窍,得益于我们的人工智能系统,地头的土壤墒情、气候随时能够监测到。”云岩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宋建军说。宋建军口中的智能系统,是潞华街道张家河村的智慧农业产业园的技术核心所在。在田间智能监测设备区,虫情测报仪、作物长势监测设备、智能气象环境监测设备、智能土壤环境监测设备一应俱全。科技赋能让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下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迎刃而解,同时也让农民收益不稳定、农产品安全没保障成为过去式。
云岩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只是潞城区引进数字新技术,提升科技保障的一个缩影。潞城区在农业领域创新实践的同时,以高标准农田整区推进为契机,积极推动数字技术与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为此,潞城区搭建了一个独特的“1+6”全区数字农业云平台,一个智慧农业数字大脑,以及六个应用支撑系统,共同构成了潞城区农业数字化发展的核心框架。平台利用最新的科技手段,如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为农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借助5G物联网技术,可以全面实时监控土壤的墒情、温度湿度、光照和降水,以及病虫害等动态变化。这些数据将实时传输到云平台,帮助种植户了解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以便及时调整灌溉和施肥策略。它不仅提供了精准的农业数据,还通过这些数据,为农民提供了决策支持,帮助他们做出更科学的种植决策。
潞城区还引入了远程控制灌溉设备的技术,并建设了一个占地5000余亩的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这个示范区依托浊漳河的独特水源和天脊集团充沛的中水,采用了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潞城区正通过高标准农田整区推进和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在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道路上大步迈进。
引进资本 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厘清责任、各负其责、合力推进。
乡村振兴点多面广,如何找准切入口?示范引领很重要。
2023年以来,潞城区围绕强化利益联结和壮大村集体经济两个重点,投入1900多万元,因地制宜推动七大农业特色板块,促进村集体经济壮大的同时,通过土地托管、订单农业、务工参与、收益分红等方式,带动全区2100余户脱贫群众增收;投入300万元继续深化创建神头村市级乡村振兴旅游示范村和西流南村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打造出乡村振兴的“潞城样板”。
如今,潞城区的万亩大葱种植基地,实现了“四季有葱”“全产业链”发展规模化经营;在神泉村西红柿基地,不仅当季的新鲜西红柿供不应求,深加工产品——西红柿酱更是成为群众青睐的畅销品;南流村种植的水稻,不仅让人们看到了环境的变好,更让当地村民增加了收入;史回镇香菇,个大朵圆,年销售收入达到3000万元,解决了周边村100多人就业,同时带动村集体增收;试验成功的冬播谷,更是告别了潞城区一年一收的传统模式,让旱平地变“沃土地”。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的就是资金的支持。潞城区大力引进社会资本,坚持“整区推进、市场运作、以田养田”的思路,通过项目新增耕地、新增粮食产能等指标收益,成功撬动了金融资金和社会资本参与建设,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据了解,潞城区在4个乡镇(街道)25个村打造了2.2万亩高标准水浇地,这一举措不仅增加了粮食产能,而且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收入来源。据统计,这一项目已经增加了粮食产能220万公斤。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潞城区整合了各级财政资金1亿余元,并成功撬动了社会资本0.31亿元。这些资金的投入,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也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除了资金的投入,潞城区还在技术上给予大力支持,先后引进现代化的农业设备和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田的抗旱能力。
返乡创业 激发增收内生动力
今年春节期间,西流南村潞源彩灯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的车间里,35岁的张磊忙着赶制花灯。这个时期正是一年里花灯销售的“黄金季节”。张磊是潞城区辛安泉镇乡村振兴中引进的回乡创业人才之一,他对村里的支持念念不忘,“在回乡创业的过程中,从办公地点、厂房车间、技术人员等方面都得到了村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我也有信心把家乡的花灯事业脚踏实地做好、做强、做大。”
初中毕业后,他早早地踏入社会,开过饭店、做过不锈钢工程、跑过网约车、做过绿化工程等,他的想法很纯粹,就是努力挣钱,照顾好家庭。2018年,他开始尝试着接触互联网。通过这几年拍摄自己家庭的日常生活,粉丝数量已经达到60万,同时也积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在直播带货的过程中,他发现很多地区的农产品都可以通过网络销售,心里就萌生回乡创业的念头,带动家乡老百姓一起做电商,共同致富。
“我小时候每年过年村里就特别热闹,家家户户都会做各式各样的传统花灯。但是现在会做花灯的人越来越少。我就有了一个想法,在有着几百年制作花灯历史的西流南村成立一家花灯公司,把现代化灯饰和传统工艺的彩灯融合在一起,不但可以挽救濒临失传的花灯技艺,还可以为乡亲们找到一条增收致富之路。”张磊说。
和正在创业路上的张磊相比,已经小有名气的申张宝,也是潞城区回乡创业的典型。
在微子镇西靳村的艾草种植基地里,一片繁忙景象。20多名工人正在田间播撒艾草种子。山西潞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申张宝一边查看播种情况,一边向大家介绍:“眼下正是艾草播种的好时节,抓住了时机,丰收就稳了。”
从2015年回家乡创业到成立种植合作社、建立帮扶车间,再到2020年成立山西潞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如今,申张宝已经成长为潞城区艾草产业的“领头羊”,“潞艾”品牌的“代言人”。他的故事,不仅是他个人的奋斗历程,更是潞城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
创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就业解决的是民生根本。潞城区连续5年在稳岗就业政策方面持续保持投入只增不减的态势。同时,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通过常态化开展“雨露计划+”招聘、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千方百计推动脱贫群众稳岗就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了确保脱贫群众的就业稳定,潞城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积极推动北京对口合作,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此外,建立了人力人才资源服务产业园和就业帮扶车间,为脱贫群众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渠道。这些渠道不仅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还为脱贫群众提供了职业技能提升的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在稳岗就业政策持续加大的同时,潞城区还注重激发脱贫群众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脱贫群众自主创业、自我就业,提高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此外,潞城区还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脱贫群众的技能水平,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市场,实现自我价值。
潞城区的稳岗就业政策不仅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许多企业和机构纷纷与潞城区合作,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职业技能培训,为脱贫群众的增收致富贡献力量。
一手抓创业,一手保就业。潞城区不仅重视创业和就业,更注重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支持。在创业就业这道难题上,潞城区不断交出了人民满意的“答卷”。
乡村振兴不仅能向土地要效益,还能通过第三产业带动发展。潞城区还在农户庭院经济发展和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上做文章,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在潞城区的乡村,各村通过盘活闲置的空地和资源,发展庭院经济。农户们充分利用自家院落、房前屋后空地等资源,种植各类蔬菜、水果、药材等经济作物,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等。这些举措既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收入,也美化和改善了乡村环境。
为了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潞城区还聚力打造了一批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特色村。通过挖掘本地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等产业,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度假。寨上村的古建筑、西流南村的美丽景色,俨然已经成为潞城区旅游的“明星村”,每逢节假日,前来参观、踏青的游客络绎不绝,这些特色村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为乡村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持。(王强)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