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葆激情 接续奋斗 谱写新时代黎城高质量发展美好篇章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长治频道>>县区动态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黎城县践行“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振兴暨项目建设年誓师大会召开。

表彰先进激励作为。

凝聚力量再启新程。

山青水秀。

大美黎城欢迎您。

2月25日,黎城县召开践行“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振兴暨项目建设年誓师大会,动员全县上下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进取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奋力谱写新时代黎城高质量发展美好篇章。

永葆激情 接续奋斗 锻长补短开辟换道领跑新赛场

● 今年黎城县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市项目建设年推进大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防范化解风险,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谱写新时代黎城高质量发展美好篇章。

● 今年黎城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高于经济增长水平。各项约束性指标不折不扣按要求完成。

● 抓机遇 拥抱高质量发展的春天

○ 以项目“拔节生长”之势,助推经济发展之“进”。

坚定“人人都是招商主体、处处都是招商环境、事事都是招商形象”理念,在“谋”上下功夫、在“引”上做文章、在“量”上求突破。

○ 以产业“攀高向新”之力,支撑经济发展之“稳”。

发挥工业经济的“压舱石”作用,以产业转型升级为抓手,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把构建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主攻方向,聚焦六大产业链条,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畅通物流链;大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延伸,提升辐射能级,打造特色品牌。

○ 以环境“先立后破”之举,夯实经济发展之“基”。

靠服务创优软环境,切实让企业感受到黎城的“速度和温度”,靠要素提升硬环境,真正以营商环境的“源头活水”,激活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靠机制实现可持续,全力保障项目落地见效,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硬实力”。

● 补短板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真正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让乡村成为人人向往的美好之地。

○ 规划先行

科学定位村庄发展类型和方向,构建完善乡村规划体系,明确建设重点和建设时序;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以精致的标准、精细的管理,把望山见水的生态之美、诗情画意的田园之美、千村千面的乡土之美融入其中,提升建设的品位,切实让和美乡村更有“精气神”。

○ 示范引路

走集群化、集约化的道路,整合资源资金,通盘考虑镇村规模结构和功能布局,依托交通条件、红色文化、山水资源、产业特色,集中连片建设示范廊带,打造和美乡村集群,把点状乡村串珠成链,实现一村美、连村美、村村美。

○ 产业带动

围绕集体增富、农民增收,实施“收入双增”工程,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打造乡土特色品牌。持续用好用活4种类型15种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农村集体经济收益反哺乡村发展,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推动农村公共服务提档升级,真正实现“强了集体、富了民”。

● 扬优势 引燃文旅产业“新蓝海”

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久久为功擦亮北部太行风光揽胜处,南部浊漳河畔水美地的“红绿辉映、山水黎城”文旅品牌。

○ 让黎城“火”起来。

集中精力抓好旅游的宣传推介工作,坚持高水准策划、高质量举办一系列节庆赛事活动,全力形成“月月有活动、季季有节庆”的文旅IP,让黎城一年四季热度不减、持续升温,推动黎城文旅火爆出圈,成为“太行风光揽胜处”的形象代言。

○ 让产业“热”起来。

充分挖掘和提升山水资源的生态价值、康养价值、文化价值,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景区景点提档升级力度,加速推进黄崖洞5A级景区创建,大力发展红色文化游、绿色生态游、原色乡村游,把黎城绿水青山“好颜值”转化为文旅经济“高价值”。

○ 让景区“串”起来。

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丰富沿线旅游业态,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以景带路、路景相通,红绿相融、移步换景,构建起“通景、链景、融景”全域旅游格局,形成处处皆景、步步为画的美丽画廊,变“畅游地”为“常游地”。

● 谋长远 推动“一泓清水入漳河”

把浊漳河综合治理作为全县的“一号工程”,拿出真抓实干的作风、舍我其谁的担当、攻城拔寨的干劲,再现一泓清水、千年商道、村村和美、繁华盛景的“浊漳河畔水美地”。

○ 以水护绿优化水生态。

统筹浊漳河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强化入河排污口治理,提升浊漳河沿岸水环境,不断优化浊漳河流域水生态。围绕“红色线”和“水利线”,深入挖掘浊漳河流域红色文化资源、水利遗产价值,开发保护以“党政军民”四桥为代表的红色水利遗址,连点成线,连线成片,创建国家级红色基因水利风景区,打造红色教育基地,传承红色革命精神,提升“一泓清水入浊漳”的文化内涵。

○ 以水为景建设水美乡村。

以流域水系为主线,保护原生态、打造新业态,发展独具地域特色的水美乡村群落,着力形成水清岸绿、水村相融、人水和谐的乡村生态画卷。

○ 以水兴业打造富民经济带。

在漳河两岸沿途布设亲水栈道、休憩驿站、停车观景台、航拍体验区,打好生态牌、延长产业链,形成生态涵养带、观光旅游带、富民产业带的“三带”百里浊漳新画廊,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黎城样板”。

永葆激情 接续奋斗 创新赋能激活干事创业源动力

以创新的理念激发活力

○ 强化“在大格局中谋划创新”的机遇意识

○ 强化“在争一流中加快创新”的争先意识

○ 强化“在敢作为中实现创新”的担当意识

以创新的方式增添动力

○ 更加尊重市场规律。

○ 更加注重服务质效。

○ 更加突出宣传引导。

以过硬的作风凝聚合力

○ 坚持政治引领

○ 坚持胸怀大局

○ 坚持人民至上

○ 坚持实事求是

○ 坚持公道正派

(责编:张文卫、郝亚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