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多点开花 阔步乡村振兴

——沁源县韩洪乡鱼儿泉村发展特色产业促增收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长治频道>>县区动态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盘山而上,层层梯田映入眼帘,土地平平整整,像被熨过一样。放眼望去,村里连片的蔬菜大棚,与红瓦灰瓦民房相互映衬,山乡风景秀美如画。

这里是沁源县韩洪乡鱼儿泉村。近年来,该村紧盯土特产谋篇布局,依托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强龙头、补链条、兴产业、树品牌,马铃薯种薯培育、大棚蔬菜种植、能繁母牛养殖等产业多点开花,结出了助农增收“金果果”,绘就了乡村振兴新图景。

啥是“土特产”?“土”讲的是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特”讲的是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产”讲的是真正建成产业、形成集群。

鱼儿泉村呈两山夹一沟地势,海拔高,属高寒山区,是全县有名的脱毒马铃薯栽培基地。村里在大力培育马铃薯种薯的同时,也带动了村民大面积种植。

“马铃薯是全县的农业主导产业,也是我们村的特色富民产业。”鱼儿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常永红介绍。长期以来,村里与沁源县沁丰薯业有限公司合作,以提高马铃薯的脱毒率、增加产量为出发点,围绕优质脱毒马铃薯培育和增产技术推广,采用“公司+村集体+农户”模式,建立种植基地,培育种植大户,扶持农业经纪人,延伸产业链条,全面提升马铃薯产业发展水平。

目前,鱼儿泉村拥有马铃薯原种生产基地800亩、优质脱毒马铃薯一级种薯基地1200亩,年产优质马铃薯原种80万公斤、一级种薯120万公斤。

小土豆撑起大产业,大棚蔬菜催开致富花。村里利用独特的地形优势、气候优势,挖掘土地潜力,盘活土地资产,建设蔬菜大棚,发展西葫芦种植。

万事开头难。一开始对于种植大棚蔬菜,不少村民都持观望态度。为打消村民顾虑,村两委干部和党员代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先把大棚种起来。看到村干部领着干、有钱赚,乡亲们也纷纷跟着干。几年下来,沟壑地、撂荒地变成了“聚宝盆”。眼下,鱼儿泉村大棚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50亩。

“过去凭力气,如今靠科技。”村民徐文中说。他是村里的大棚蔬菜种植大户,种植了100多亩西葫芦。“亩产量8000斤左右,一亩地能收入四五千元,非常可观。相信只要好好干,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与此同时,村集体利用山地资源,发展能繁母牛养殖,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统一组织管理,村民自愿入股,带动部分脱困户增收。目前,已存栏能繁母牛100头。

好山好水好地方,好年好景好气象。以脱毒马铃薯、西葫芦种植和能繁母牛养殖为主导,鱼儿泉村大力发展“沟域经济”,实现了“一沟一产业、一坡一特色”,打造种植、养殖一体化循环产业链,构建起多层次、立体式发展模式,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提升。2022年,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村民人均年增收2.5万元。

除了生态优势、资源优势、气候优势,鱼儿泉村的地理优势也十分显著。

“我们村东邻沁河源国家湿地公园,南通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灵空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霍州七里峪风景区,西连华北最大的落叶松人工林芊林背、晋中石膏山风景名胜区。下一步将以‘处处是风景、处处可旅游’为目标,发展文旅康养产业,让鱼儿泉村产业发展高质量、生态环境高颜值、民生幸福高指数。”谈起未来,常永红信心满满。

一条条公路蜿蜒山间,一片片土地孕育希望。支部带头、干群联手,鱼儿泉村正成为绿色田园、美丽家园、幸福乐园。(常珍珍 廉桂琴)

(责编:张文卫、郝亚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