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浊漳·美丽的画廊

“河长制”让河“长治”

——探访潞城区辛安泉镇古城村浊漳河治理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长治频道>>县区动态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浊漳河流域辛安泉镇境内段天蓝水绿鸟儿高飞的良好生态环境。

李向荣(右)和同事巡查河段。

初冬时节,走进潞城区辛安泉镇古城村,浊漳河畔,水清河畅。田地里庄稼已收割完毕,只有红薯等一些经济作物还没收完,一些农户抓紧当前的好天气,将枯萎的红薯叶进行机械整理后,再用人工刨出装运。

“十几年前,这里的环境可不像这样……”潞城区辛安泉镇浊漳河古城村段河长李向荣感慨,“过去,大家环保意识还不强,把生活垃圾倾倒入河,河边还经常有拉河沙的现象,加之河对面有些企业乱排放,导致河道破坏严重,河水发黑、发臭……”

李向荣是我省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优秀河(湖)长,在他看来,河道两岸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得益于国家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地方政府、水利部门将浊漳河治理纳入民生实事来抓。

浊漳河是长治的母亲河,更是长治市的重要生态屏障和经济带。潞城区辛安泉镇浊漳河古城村段,西至潞河村界,东到黎城县路堡界,河道总长1.5公里。自担任河长以来,李向荣本着“守水尽责,守水有责,守水负责”的原则,不断加大宣传检查巡查力度,努力实现水清河畅、坡净岸绿的治理目标。

“村里设置了垃圾转运点,能定期将生产生活垃圾及时处理。每逢汛期和重要节点,还会通过播放广播、张贴宣传标语、设立警示牌等方式,防止儿童在河边玩耍。同时,采取严厉措施,明令禁止一切挖沙采石行为。”李向荣说。

“河长制”,让河“长治”。“河长制”改变了辛安泉镇的一方水土,也在逐步改变着这里的生产生活方式。

近年来,依托甘甜的浊漳河水,作为村委会主任的李向荣带领古城村民修泵站、建蓄水池、挖沟渠,让全村1700余亩基本农田的一半实现了水利灌溉,确保农民遇到旱情粮食不减产。同时,因地制宜利用“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大力种植红薯等经济作物,并建起红薯粉条加工厂,走出一条促农增收的新路。

“浊漳河流经辛安泉镇境内约20公里,经过10个村庄,是全区做好‘河长制’工作的重点。”辛安泉镇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潞城区高规格启动河长制工作,镇里将上级文件政策严格落实到位,日常巡河、汛期清河、合理用河做到专人负责、专项落实,不断完善流域管理体系,完善河长制湖长制组织体系,加强流域内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防治、联合执法。

如今,这里河清水绿、景美民富。潞城区用河道治理的“小杠杆”,撬动起环境生态保护、农民增收致富的“大效益”。(王鹏 岳亮)

(责编:张文卫、郝亚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