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容美 产业兴 乡风正

——壶关县店上镇绍良村“三变”记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长治频道>>聚焦三农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走进壶关县店上镇绍良村,整洁街巷交织,多彩墙绘点缀,花草摇曳生姿,一幅文明宜居画卷跃然眼前。这一变化得益于绍良村坚持“党建引领、文明铸魂、产业筑基”的发展路径,实现基层党建与文明建设、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传统文化与现代治理的同频共振,绘就了组织强、产业兴、环境美、乡风淳的文明新貌。

环境之变:旧貌换得新颜来——

“以前想都不敢想村子能有这样的变化!”绍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董锋兵感慨地说。曾经,村里断壁残垣、垃圾遍地。近年来,绍良村以“三清三拆三整治”为契机,打响清洁家园保卫战,拆除断壁残垣30余处,清运垃圾200余吨,276户村民告别旱厕。

省道沿线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村口新建健身广场,成了孩子们的欢乐天地;闲置空地变身停车场;道路两侧的小花圃鲜花盛开,2300米新硬化街巷被路灯照亮。干净的街巷、粉刷的院墙、精心布置的花草,共同勾勒出和美乡村的新气象。

产业之变:小番茄串起大产业——

绍良村的种植区内,700多座白色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棚顶“打造中国北方旱地西红柿示范小镇”的标语格外醒目。董锋兵介绍,村里的西红柿大棚占地800多亩,年产量达1500万余斤。“光卖鲜果不够,得让‘红果果’增值!”2021年,绍良村与阳光种养专业合作社合作,建成年产200万瓶的番茄酱加工厂,年产值达900万元。他指着即将试运营的新厂房说:“新建的饮料厂马上投产,原料就是咱们的旱地西红柿。”

随着西红柿产量增加,绍良村搭建电商平台,通过抖音、快手平台直播带货,年销售额突破500万元。负责直播的小王说:“过去愁销路,现在直播就能把西红柿卖到全国!”如今,绍良村已形成从育苗、种植到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旱地西红柿成为村民的致富法宝。

乡风之变:文明滋养村民心——

在绍良村,修缮一新的明清古建筑“三官阁”见证着晋商古道的历史。村中心400平方米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热闹非凡,这里不仅是村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承载着绍良村的精神内涵。村史馆内,张绍良烈士的事迹激励着村民。

绍良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张彦成说:“村民生活好了,更需要精神富足。讲好烈士故事,留住奋斗历史,能让大家的精气神立起来!”

文明新风融入村民生活,村规民约推动移风易俗。“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评选活动,让崇德向善成为风尚。

如今,绍良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正沿着乡村振兴道路的康庄大道稳步迈进,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不断前行。(韩涛)

(责编:张文卫、林晓庆)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