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医院九零后护士李阳捐献遗体——

用生命之光照亮医学之路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长治频道>>卫生医疗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各大媒体进行报道。(网络截图)

看着数以万计的网友因李阳用生命之光照亮医学之路的选择和善举深深感动,并在网络上深表敬意,李阳的家人,生前的同事、朋友,早已潸然泪下。人们在为失去一位热情、阳光、开朗的女孩而扼腕痛惜的同时,也对她平凡而伟大的生命肃然起敬。

90后的李阳,生前是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的一名门诊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她勤勉敬业、阳光开朗,深受同事认可,患者好评。正值人生最美年华,李阳却不幸被查出身患骨肉瘤,尽管积极配合治疗,然而病情却不断恶化。在生命垂危之际,她毅然决然地作出决定:希望自己去世后捐献遗体供医学研究,继续为社会、为自己热爱的医学事业贡献力量。

3月19日,李阳签署《中国人体器官捐献自愿书》5天后不幸离世。在市红十字会和相关部门的协调下,其遗体顺利捐献,用于科研工作。她的义举很快感动了众多网友,这温暖而又坚定的力量,如同春光穿透云层倾泻而下,让人间洒满新绿,接续爱的无垠篇章与人性的光辉伟大。

她用生命的最后一束光温暖人间

3月19日,一场简单而庄重的遗体告别仪式在李阳家中举行。家人在悲痛之余,也十分理解和支持她的选择,并尊重她捐献遗体的遗愿。

李阳出生于上党区西池乡南耳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90后的她是家中的小女儿,却“比谁都独立”。“她从小就听话懂事,不让我们操一点儿心,生病以后还总为我和她爸着想。”提起女儿,李阳的母亲泪眼婆娑。

起初,李阳的左腿长出一个“肉疙瘩”,当时她并没有在意。直到2019年,被确诊为人们闻之色变的恶性骨肿瘤——骨肉瘤。李阳的父母得知后非常震惊,这么长时间,他们竟从未听女儿说过身体不适。

在与病魔抗争的6年间,李阳经历了手术、复发、化疗,一头长发都掉了,身体也日渐消瘦,需要父亲抱着上下轮椅。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母亲经常偷偷抹眼泪。李阳却总笑着安慰他们要乐观面对。“她就是这样,特别坚强,怕我们担心,没掉过一滴眼泪。”李阳的母亲说。

3月12日,李阳病情恶化,本就消瘦的她几乎没有说话的力气。当从女儿微弱的声音中得知她要捐献遗体时,老两口心头一紧,有心疼、有不舍,但更多的是不想让孩子留下遗憾。“你要咋就咋,我们都支持!”对于李阳的决定,父母选择尊重和理解。3月14日,一家人共同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自愿书》上签字,完成了遗体捐献的最终确认环节。

如今,李阳的遗愿得以完成。正如李阳的母亲所说,她并未走远,而是以另一种方式“活着”。

她用生命的最后一丝热献身医学

“忘不了全体医护人员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极大的鼓励,让我一次次看到希望,让我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让我的世界充满无比绚丽的色彩……”一封致和平医院肿瘤内科全体医护人员的《感谢信》,让人读之动容。

“李阳最后的时间一直在和平医院肿瘤内科治疗,她很想感谢大家对她的照顾,但没有力气写字。最终是她口述,我代笔完成。”李阳的同事兼好友郭文婷回忆,李阳是一个凡事都不想麻烦别人的人。因此,即便是来自大家的一点细微关怀,她都牢记在心。

据郭文婷讲述,《感谢信》写完后,她一遍遍读给李阳听。李阳听得很认真,生怕漏写一个细节——感谢张蓉医生给自己营养品、感谢黄然欣医生为治疗积极想办法、感谢护士们的照顾……太多感谢,何尝不是太多不舍与深情。

2020年,李阳第一次手术后,调离原来工作的感染性疾病科,来到门诊部工作。大家所不知道的是,李阳申请调岗并不是想换个相对轻松的岗位,而是怕自己不能更好地护理患者,给团队拖后腿。康复后重返工作岗位的李阳,从未向同事透露过自己的病情,她不希望得到任何特殊照顾。

2022年冬,李阳和郭文婷所在的小组承担起入户为居民进行核酸采集的工作。那时,李阳的病情已经有了复发的迹象,腿部经常一阵阵生疼,肺部也长出了结节。但她依旧什么也不说,跟大家一起跑上跑下,一丝不苟完成工作。

“我看到她脸色不好,她只说休息一下就好了。”郭文婷说,“我是在2023年李阳开始化疗后才得知她病得那么重,可想她当时是靠着多么顽强的意志在坚持工作。”即使是这样,只要身体允许,李阳就会回到一线岗位上。

李阳生前工作的地方,干净整洁、洒满阳光。看着这一切,干练有素、善良热情的年轻护士形象跃然眼前。“李阳在信的最后写到,纸短情长,愿大家在救死扶伤的路上一切顺利!”郭文婷说,李阳很热爱护士这份职业,捐献遗体的选择也是在救死扶伤,她用生命的最后一丝热献身医学。

她用生命的最后一片暖吹开春花

“耐心、负责、好学,是个好闺女。”这是和平医院门诊部主任霍秀兰眼中的李阳。

在门诊部工作近6年时间里,李阳兢兢业业,从没出过差错。生活中的她爱笑,即使工作中戴着口罩,也能让人从她的眼睛里看到微笑。李阳身上的正能量不仅感染着身边的人,还让许多患者沉重的心情得到缓解。熟悉她的人都说,李阳拥有天使的眼、天使的脸、天使的心。

李阳住院治疗期间,霍秀兰和同事们常去看望她。尽管大家已经反复调整情绪,但在看到她后还是忍不住落泪。李阳反而一脸轻松镇定。何为生命的沉寂与绽放?或许当时李阳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发光发热,便是为生命“续航”。

几天前,李阳联系到霍秀兰,表达了捐献遗体的想法,但自己已经不能下床,希望得到她的帮助。“这孩子说以前在医学院上学,后来又在医院工作,希望最后再为医学做点事。我听完后,心情平复了很久才接上话。”霍秀兰说,帮助李阳联系长治医学院和市红十字会过程中,她一直在表达感谢。弥留之际,她还对办理签字手续的工作人员说:“麻烦你们又跑一趟。”

仲春时节,微风习习。有些道别无需说“再见”,温暖早已直达心灵,将爱和善意继续传递,这便是对生命最真诚的回应。

我们终将老去,也有人一直年轻。李阳是,和李阳一路同行的人,亦是。

李阳,春日之阳,一路生花,一路走好!(黄玥)

(责编:张文卫、郝亚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