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五大品牌” 推动高质量发展
文脉绵延 古韵新生
——沁县活化利用石刻文物纪事
打造“五大品牌” 推动高质量发展
文脉绵延 古韵新生
——沁县活化利用石刻文物纪事
游客手持南涅水石刻主题文创产品折扇游览。
南涅水石刻造像塔。
2023年,沁县南涅水石刻博物馆馆藏317件珍贵文物被纳入保护修复行列。一件件带着历史信息的文物,经过修复焕发新生,不再束之高阁,从幕后走向了台前。
“沁州遗珍” 从幕后走到台前
10月19日至23日,在第六届山西文博会的舞台上,长治市展团大放异彩。其中,来自潞州区的观音堂悬塑、沁县的南涅水石刻、工艺美术大师史延春的彩塑作品、闻名遐迩的长治堆锦,成为本届文博会的最热打卡点。
南涅水石刻在省城文博会获得赞誉的同时,沁县南涅水石刻博物馆历经数月精心筹备的“沁州遗珍”主题临展开门迎客。彩绘陶壶、盘口炫纹双辅首陶壶、八面佛龛造像石、金代立体砖雕……一批实证沁州历史文化的文物首次亮相便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文物爱好者的眼球,他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一睹石刻文物的风采。
“这组立体金代二十四孝砖雕,是极具地域特色的珍贵文物,生动展示了宋金时期我国北方社会生活、各民族融合发展的历史。我们馆藏的有三套同款砖雕,这一套最为精美。”在文保志愿者通通的短视频账号上,本次展出的金代立体砖雕视频一推出,点赞数便一路飙升。
“1999年5月,沁县文物馆的工作人员在位于沁县城西南的南里东庄村修路时发现了一座金代砖雕墓。之后,他们会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进行了发掘。墓中部条砖砌出一周框格镶嵌着完整的二十四孝故事砖雕,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组展品。”11月初,记者一行来到南涅水石刻博物馆探访,沁县文物旅游发展中心主任、南涅水石刻馆馆长申虎峰向记者热情介绍着这套一经亮相便惊艳无数文物爱好者的立体砖雕。
透过玻璃展柜,我们静静地观赏。砖雕中的人物以园塑技法为主,融浅浮雕、线刻和绘画技法融合,故事娓娓道来,人物栩栩如生。戏彩娱亲、鹿乳奉亲、扇枕温衾、卧冰求鲤、扼虎救父、弃官寻母……当耳熟能详的传统故事跨越千年重新呈现于眼前,我们仿佛透过人物面部细腻动人的表情触碰到了那个时代的气息。
拂去灰尘,精心修复,重新布展。近年来,南涅水石刻博物馆将实施馆藏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建立文物保护实验室和修复室,引入文物科技新技术,运用于实际工作。今年,南涅水石刻博物馆馆藏317件珍贵文物被纳入保护修复行列。一件件带着历史信息的文物,经过修复焕发新的生命,从幕后走向台前。
对于珍贵的历史文物来说,可靠近,才使得它更亲切;能接触,才让受众对其背后的悠久历史文化了解的更加深入;促展示,才会激发文物自身的活性。
展品走出去 文物“活”起来
当我们细细观赏着这组立体金代二十四孝砖雕时,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了一个小“秘密”:“其实早在2022年,它就曾代表南涅水石刻博物馆参展北京冬奥会文化活动之一‘冰雪·双城·盛会——从1202到2022’主题展览。所以,更准确地说,这是金代二十四孝砖雕第一次与本土观众见面。”
展品走出去,文物“活”起来,南涅水石刻博物馆近年来一直在探索着这样一条存续发展之路。
2021年9月,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山西古代文明精粹”特展中,南涅水石刻博物馆馆藏精品释迦坐像、石雕佛像亮相“汉唐奇迹”展出单元,惊艳全场。
2023年7月,“经典与范式——平城实力和云冈时代”特展在苏州吴文化博物馆拉开帷幕。南涅水石刻博物馆馆藏珍品在第三单元“成为范式”中展出,向观众展示了石窟是如何以其艺术风格影响到其周围地区,成为周边范式。
“这个展出原先预计2023年10月8日闭展,没有想到观众反响热烈,闭展日期延长到11月8日。所以,现在在南涅水石刻博物馆内没有看到这个珍贵藏品。”随行的工作人员指着展馆中展品的空位,遗憾地说。但是,这样的“空”却让人感到欣喜。
博物馆是城市的文化名片。“走出去”参展,能够延长服务半径、扩大服务范围,是博物馆存史育人、服务大众的文化使命。“走出去”办展,能吸引更多人关注文化瑰宝、坚定文化自信,还能不断扩大我们的城市文化吸引力、影响力和朋友圈,让更多朋友到长治、沁县来感受、追寻这里的文化魅力和生活节奏。
“走出去”的同时,还要“引进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物保护已经从抢救性保护转向主动性、预防性、研究性保护。要做好文物保护、活化利用工作,就需要“聚合、聚变”。2022年7月,南涅水石刻博物馆与中央美术学院达成馆校共建协议,成为中央美术学院校外实践教学(写生)基地;2023年8月,南涅水石刻博物馆与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学院签订馆校共建合作协议;近日,南涅水石刻博物馆又与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达成馆校共建合作协议。
与高校在多元化、宽领域、深层次的合作中,将具有地域特色的藏品保护研究作为突破口,开展文物工艺研究及保护技术开发工作,并建立和完善实验室考古系统规范的操作方法,建立人才交流机制,充分利用各自优势资源,联合为文物博物馆系统培养优秀人才,才能让我们的文脉活起来,传下去。
文物“嗨起来” 与时代共鸣
当文物静默无声地躺在展柜,它只是一个物件。活化的文物,才能构筑起关乎历史文脉的共鸣。
在南涅水石刻博物馆的会议室,我们看到了该馆近年来的文创产品——《康熙御笔千字文》系列拓片本册、《陶渊明书法》拓片本册、武则天题跋主题折扇、南涅水石刻主题折扇等文创产品,《南涅水石刻画册》《南涅水石刻》简介折页。文创产品是让文物活起来、让从历史中走来的文物更好地融入人们生活的一种很重要的方式。南涅水石刻造像设计考究、雕刻精美、意境深远又不乏生活气息,集中展现了雕刻文化艺术的碰撞与融汇。但是如果只能观赏,不能靠近,它仍旧无法真正做到文化的推广。正是基于此,南涅水石刻博物馆希望通过文创产品这一鲜活的载体推动南涅水石刻文化走出去。
而这些还远远不够。现在,很多文博单位都在利用高科技让文物“活起来”甚至“嗨起来”。比如,长袖善舞的陶俑,眉飞色舞的三星堆青铜面具,雍正皇帝会比“耶”,文物们围在一起搞说唱。古老的文物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下,一改凝固千百年的面貌,仿如身边的你我他。
“当文物被赋予情感,更加热烈鲜活,其萌发的新意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沁润和扩散。这样的活化才是对文物最好的保护与传承。”申虎峰坚定地说。(杨亚娟 李阳鸿)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