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生命线 筑牢发展基
沁新集团高新材料事业部荣获长治市"安康杯"竞赛优胜班组
守护生命线 筑牢发展基
沁新集团高新材料事业部荣获长治市"安康杯"竞赛优胜班组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浪潮中,安全生产始终是企业行稳致远的生命线。近日,沁新集团高新材料事业部从众多参赛单位中脱颖而出,荣膺长治市“安康杯”竞赛优胜班组称号。这份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一个现代企业将“安全发展,生命至上”理念转化为生动实践的创新之路,更是一曲新时代产业工人用智慧与担当谱写的安全协奏曲。
创新驱动 构建安全治理新格局
走进高新材料事业部的生产车间,自动包装码垛系统的机械臂上下舞动,数控智能监测及信息采集装置的指示灯规律闪烁,智能捅眼机器人精准发力——这些由员工自主研发的20余项国家专利技术,构筑起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智慧安防体系。近年来,高新材料事业部通过建立“安全风险云图”管理平台,并完成了50余项自主创新成果可视化风险管控应用转化,实现了从“经验防控”到“数字防控”的跨越式转变。
在管理机制创新上,高新材料事业部创造性推行“三维责任矩阵”模式。通过纵向建立“总经理-安全主管-班组长”三级责任链,横向划分“设备维护、工艺操作、环境监测”三大责任区,立体构建起“岗位有清单、整改有闭环、考核有依据”的网格化全覆盖管理体系。这种将安全责任细化为438个具体指标的管理创新,让每位干部员工都成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真正践行了国家及企业“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本质化安全责任。
文化浸润 锻造本质安全新队伍
“当设备运转声与安全警示音形成共振,才是生产一线最美妙的乐章”是贴在机修班工具柜上的安全格言。一直以来,高新材料事业部通过打造“安全文化生态圈”,让安全生产理念渗透到每个工作细节。每日晨会的“安全三分钟”情景模拟,每月“安全警示教育日”的VR事故体验,每季度的“安全家庭日”亲情互动,构建起全天候、立体化的安全培训教育体系。
在员工技能提升方面,事业部搭建起“工匠学院+微课堂+实训基地”及“吴玉拴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多元化、复合型发展平台,其中创新性推行的“安全技能段位制”,将应急处置能力划分为9个等级,并配套建立“安全津贴梯度激励机制+安全可量化及全员安全积分制”运行管理模式。2023年数据显示,员工平均安全技能等级提升1.2个段位,安全积分增加30分,隐患排查准确率提高至98.7%,真正实现了“我要安全”到“我能安全”的质变。
健康护航 绘就幸福企业新图景
在关注生产安全的同时,高新材料事业部将“健康管理”上升为企业战略发展层面。投资建成的智能健康驿站,通过物联网手环实时监测员工生命体征;与三甲医院合作的“云诊室”系统,实现了职业健康问题的在线问诊;推行的“健康积分”制度,将运动步数、体检指标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福利奖励。这些充满温度的创新举措,真正使企业实现了从建厂至今无一例职业病发生的健康目标。
更令人瞩目的是事业部首创的“心理安全指数”管理体系。通过引入情绪识别AI系统,建立EAP员工帮助计划,开展“心灵绿洲”压力释放课程,构建起覆盖身体、心理、社交的全面健康防护网。这种将人文关怀注入安全管理的新模式,让安全生产真正成为有温度的事业。
站在新的起点上,沁新集团高新材料事业部将以“安康杯”竞赛为契机,继续深化“科技创新+文化铸魂+健康护航”三位一体管理模式,让安全发展的理念在智能制造的浪潮中迸发新的活力,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树立“沁新标杆”。正如车间安全文化墙上镌刻的那句话:“每道工序都是生命防线,每次操作都关乎万家灯火”。这既是现代企业对安全生产的庄严承诺,更是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的时代强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