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平均海拔1500米的平顺县小西天山头上,数台巨大的“风车”迎风旋转。近年来,平顺县借助高山风能新能源产业的资源优势,大力推进风电产业发展,着力引进国内知名实力企业投资开发新能源项目,调整了能源结构,减轻了环境污染,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日,长治市主城区的几处公交站台新增设了不锈钢防撞护栏,不仅能够引导市民有序候车、乘车,也让市民多了一份安全保障。据工作人员介绍,本次安装优先选择学校、公园、医院附近的公交站台。
7月20日,屯留区渔泽镇工作人员在查看油葵生长情况。近年来,该镇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推进“农业+旅游”休闲观光模式,提高生产效益,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民增收。
7月20日下午,滨河游园小广场上,市民在动感欢快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随着长治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全市大大小小的广场、游园成为市民消夏避暑的最佳选择。
7月6日,太郑高铁长治东站工程施工现场,铁架林立、塔吊转动,工人们在紧张施工。目前,高铁东站站房主体结构已完成,预计11月初完成剩余工程,达到交付使用条件。
“三河一渠”环城水系全长22千米,形成了“闭环”式河廊公园,处处皆画,四季成景。其中淮海公园、滨河斜拉桥等更是成为上党古城新的地标建筑。
仲夏的古城,绿树成荫,碧空如洗。近年来,长治市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林业生态建设协调稳步发展,绿地在增多、绿意在蔓延,出门见绿,抬头见荫,一幅以绿色为鲜亮底色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6月15日,潞州区天晚集棚户区改造项目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工人在加紧作业。该项目是长治市重点民生工程,分为征收和安置两大阶段,征收共涉及公建、企事业单位9家,居民住户668户,建筑总面积达11万平方米,预计2021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
6月16日,长治市迎来普遍降雨,缓解了持续多日的高温,给人们带来了难得的清凉。此次降水对增加土壤墒情和缓解前期旱情有积极作用,且有助于净化空气和降低森林火险气象等级。
6月15日,长治市体育公园项目建设工地一片繁忙景象。作为全市城建重点工程之一,该项目包括综合球场区、多功能景观区、少儿活动区、极限挑战区等。
6月4日,正在建设中的太焦高铁长治东站项目施工现场。今年以来,长治市在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抓手,把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作为干事创业的第一责任,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回升态势不断巩固。
5月25日,屯留区西贾乡张贤村辣椒基地,一排排辣椒苗长势喜人。近年来,屯留区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采取“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发展辣椒标准化种植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5月21日下午,“三河一渠”环城水系滨河游园附近,市民在悠闲散步。初夏时节,沿河道运动休闲的市民越来越多。
近日,游客自驾车在“太行天路”上行驶。 2019年刚刚升级改造完成的“太行天路”平均海拔1400米,全长35公里,因为地势高,故称为太行天路。
5月5日傍晚,在一抹夕阳映照下,平顺县虹霓村南山,犹如“金山”耀眼生辉。近年来,虹霓村整体以民宿、民俗、民艺为特点,打造康体养生、旅游休闲和慢生活体验度假胜地,受到游客的青睐。
5月5日,黎城工业园区裕福氢能源工业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工地,工人们在施工。该项目列入2020山西重点推进百亿产业项目清单。
微风拂细柳,惬意好时光。“五一”假期,有很多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劳动者,放弃休息,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用辛勤劳动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4月21日,市区迎宾大道正式恢复通车。迎宾大道维修工程全长5公里,此路段作为长治市出市主干道之一,车流量大,市住建部门制定分流方案,倒排工期,加大人力物力投入,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比原定工期提前19天,确保了市民便捷出行。
4月12日,壶关县石坡乡南平头坞村,在和煦的春风里,墙体彩绘过的山村色彩缤纷,散发着艺术气息。有“七彩村庄”美誉的南平头坞村位于太行山深处,近年来,在帮扶单位的支持下,依托太行山大峡谷旅游资源,致力于打造特色旅游目的地,主打“游在大峡谷,吃住平头坞”的旅游品牌的同时,通过墙体艺术彩绘,打造彩色村庄,以视觉艺术形成旅游新优势,成为大山深处的“童话世界”和远近闻名的“七彩村庄”。
风和日丽,春和景明。4月6日,浊漳河畔的武乡县长乐滩数百亩麦田长势喜人,村民们正在抓住春雨来临前夕进行人工追肥,不误农时抓早抓好农业生产,夯实农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