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市民正在英雄台小商品市场选购新年饰品。随着春节临近,各店铺摆满了红灯笼、中国结等各种新年饰品,年味日渐浓郁。
1月5日,今年第一场雪给漳泽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披上银装,湖面、山丘白雪皑皑,玉树琼枝,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李宁 摄)。
12月26日,太行山区一场冬雪过后,平顺县虹霓村的雄浑山峦在夕阳的照射下披上“金装”,璀璨耀眼,格外绚丽,冬日的太行山呈现出别样的景致。(姚林 摄)。
12月15日,记者在沁源县灵空山深处,偶遇成群褐马鸡,盛大、壮观,实属罕见。褐马鸡是中国特产珍稀鸟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称为“鸟中宝石”,它不善飞,却善疾走,警惕性特别高,感觉到一点打扰,马上逃之夭夭。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从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三农”工作重心发生了历史性转移。
近日,两位市民正在太行公园跑步锻炼。天气转晴,秋高气爽,正是进行户外运动的最佳时期。
随着连绵秋雨结束,太行公园迎来最美的季节,吸引众多市民前来游玩赏秋。公园里,大树参天,层林尽染,色彩缤纷,瑶华湖水平如镜,处处都是秋色怡人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10月13日,市民在市滨湖文旅服务中心“城市阳台”散步观光。上党江南意,韵味漳泽湖。
10月11日,长治高新区立讯精密信息电子产业园(二期)项目生产车间,工人在赶制订单产品。该园区主要产品为消费性电子产品、智能小家电、汽车电子线束等,是集产、销、研为一体的现代化电子信息产业园。
受连日降雨影响,沁源等地遭受洪涝灾害,各级各部门迅速响应,下沉到基层,深入到乡村,进行抢险救灾,电力、交通、通讯等抢险人员不畏艰难,保电力、保交通、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沁源融媒供稿) 进入汛期以来,长治市呈现出累积雨量大、短时强度大、降水极端性强的特点。
9月11日,襄垣县人民医院朝阳院区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在绑扎钢筋。今年以来,该县把人民群众关心的看病难、看病贵等热点问题作为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全力推进县人民医院朝阳院区项目建设,确保项目早日投入使用,为百姓提供更优质、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9月1日,航拍下的太行公园美景如画。为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近年来,长治市致力于建设人、城、景和谐统一的开放型城市绿色生态空间,多举措助力太行公园提档升级,建成了一个开放、舒适的“后花园”。
8月29日,黎霍高速襄垣段项目建设工地,各项工作在有序推进。黎霍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长治至延安联络线的组成部分。
8月25日,在平顺县境内的“太行天路”,道路转弯处的鱼眼反光镜就像天眼,映照“天路”的景观。“太行天路”是山西太行山旅游板块中最为奇特、壮观的旅游公路,蜿蜒盘旋在海拔1600米的太行山上,它南起虹梯关,北至西井山,全长35公里。
8月29日,游客在漳泽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花海游玩拍照。近年来,长治市以改善民生、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为目标,着力打造漳泽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成为长治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休闲游玩。
8月11日,神农湖大桥建设现场,各项工作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神农湖大桥是漳泽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8月3日,市民们在公园、广场、书店或学习或游览。近年来,长治市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提升,充分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使人们感受到城市高质量发展成果所带来的幸福生活。
8月2日,天朗气清,阳光照耀下的淮海公园景色如画。近年来,长治市不断加大投入,推进公园、游园为亮点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盛夏时节,襄垣县宝峰湖畔满眸盈翠,花香氤氲。近年来,该县在改善民生、优化人居环境、打造文化旅游亮点等方面下功夫,投资建成环宝峰湖乡村旅游特色产业带项目,带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7月13日,中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在加紧生产。该公司是中德集团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以共同研发新能源交通工具为契机而成立,是集团重点转型发展项目。
进入冬季,长治市充分整合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提升旅游产品品质,冬季旅游业逐渐“热”起来,既挖掘了市场潜力,又为群众提供丰富优质的文旅消费。图为游客在襄垣县七一锦圣丰源冰雪世界滑雪场尽情玩乐。
1月14日,屯留区张店镇双泽村的村民在家门口乘坐小公交。近年来,屯留区高度重视西部偏远山区群众出行难的问题,购置了21辆8座小型客车,开通了西部乡镇到偏远行政村的小型公交线路,共涉及6个乡镇99个村,开通了19条乡村小公交线路,彻底解决了百姓出行难问题,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好评。
自市体育公园11月20日试开园运行以来,长治市广大群众纷纷前往运动休闲,在开放区域内的各场地享受运动乐趣。这个坐落于潞州区商业圈,集城市休闲、运动健身、生态景观和地下停车于一体的生态型、智慧型城市公园,目前正在加紧建设中,全面建成后将方方面面满足群众多样化体育健身需求。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12月1日,记者在长治市上党区陶清河湿地拍摄观测到三只全球极度濒危动物青头潜鸭,该物种堪称鸟中“大熊猫”。青头潜鸭为迁徙性鸟类,分布于亚洲东部、东南部,主要在俄罗斯远东地区与中国东部繁殖,在中国南部、缅甸、泰国、孟加拉国、印度、日本均有越冬。
11月22日,航拍下的市职教园区,错落有致、美观大方。市职教园区是市委、市政府结合实际,调整全市教育结构,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
11月16日,位于太行西街液压厂家属院西侧道路两旁生长的五叶地锦五彩斑斓。墙体上一串串的五叶地锦如同彩带一样把墙面装扮得美丽动人,引得行人驻足观赏。
11月16日,国道208线长治过境段宽阔平坦、畅通无阻。长治国道环线公路改扩建工程由国道207线、208线长治过境段,国道208线屯留小河北至常金段和国道309线潞城西村至史回段组成,目前全线已建成通车。
11月4日,太行公园色彩斑斓,景色宜人。深秋时节,公园里的杨树、柳树、松树层林尽染,石桥与蓝天碧水相互映衬,别有一番韵味,宛如一幅美丽的水彩画。
11月3日,航拍下的长子县精卫湖五彩斑斓、景色迷人。近年来,该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推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深秋时节,地处太行山深处的黎城县秋树垣村,家家户户挂满了金黄色的柿子。乡亲们将摘下的柿子去皮、悬挂、晾晒,做成美味的柿饼、柿砣。
深秋时节,太行公园内层林尽染,环境幽静,景色迷人,金黄色成为公园的主色调,好似一幅浓郁的美丽水彩画。(司敏 摄)。
近日,太行公园东区景观改造基本完成,并已向市民开放。改造提升后的太行公园集健身、休闲、娱乐为一体,使人们在繁忙的都市节奏中寻觅到一片“让生活慢下来”的场所。
10月11日,航拍下的壶关县石坡乡南平头坞村色彩缤纷,风景秀美。近年来,该村依托太行山大峡谷旅游资源,致力于打造特色旅游目的地,通过墙体艺术彩绘,打造宛如童话世界的七彩村庄。
9月23日,航拍下的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平顺段蜿蜒曲折,景色秀丽。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长治段工程规划建设33项523公里,涵盖全市区域内太行山主体景区及关联景区线路,涉及12个县区29处景区、自然保护区及国家森林公园等。
9月1日,屯留区志愿者在街头参与交通疏导。连日来,该区广大群众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8月22日,襄垣县宝峰湖花海绚丽多姿,吸引不少游人驻足欣赏。宝峰湖花海以该县11个乡镇版图为造型,种植硫华菊、矮杆大花波斯菊、百日草、孔雀菊等六个品种八个花色,不同花卉、不同颜色代表不同乡镇,展现了美丽襄垣新形象。
长治市国道环线公路改扩建工程由国道207、208、309线长治市区过境路段组成,途经潞州区、上党区、屯留区、潞城区、平顺县、壶关县6个县区。通车后,将彻底结束长治市国道干线公路“穿城而过”的历史,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增强城市辐射力。
静等开园 大风车 儿童游乐设施 长治太行公园景观提升工程(太行公园西侧工程)已基本完工,将于8月1日对外部分开放。目前,花海种植区、花卉游览区、儿童乐园区等功能区域已完工,全部竣工开放后,广大市民将看到一个景观提升、配套升级,有颜值,更具内涵的城市公园。
7月24日,市体育公园项目建设工地,工人在紧张施工。据了解,该项目地下主体工程已完工,占总工程量的60%,包括地下活动健身场地、地下体育文化展示中心及运动场馆、地下停车场。
7月27日,航拍下的屯留区渔泽镇峪里村绿意葱葱,生机盎然。近年来,该村依托漳泽湖景观在村口建成湖滨广场,道路两旁种植翠竹和月季,实施墙体美化和雨污分流工程,营造出一个“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美、村更富”的良好生活环境。
近日,在平均海拔1500米的平顺县小西天山头上,数台巨大的“风车”迎风旋转。近年来,平顺县借助高山风能新能源产业的资源优势,大力推进风电产业发展,着力引进国内知名实力企业投资开发新能源项目,调整了能源结构,减轻了环境污染,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日,长治市主城区的几处公交站台新增设了不锈钢防撞护栏,不仅能够引导市民有序候车、乘车,也让市民多了一份安全保障。据工作人员介绍,本次安装优先选择学校、公园、医院附近的公交站台。
7月20日,屯留区渔泽镇工作人员在查看油葵生长情况。近年来,该镇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推进“农业+旅游”休闲观光模式,提高生产效益,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民增收。
7月20日下午,滨河游园小广场上,市民在动感欢快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随着长治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全市大大小小的广场、游园成为市民消夏避暑的最佳选择。
7月6日,太郑高铁长治东站工程施工现场,铁架林立、塔吊转动,工人们在紧张施工。目前,高铁东站站房主体结构已完成,预计11月初完成剩余工程,达到交付使用条件。
“三河一渠”环城水系全长22千米,形成了“闭环”式河廊公园,处处皆画,四季成景。其中淮海公园、滨河斜拉桥等更是成为上党古城新的地标建筑。
仲夏的古城,绿树成荫,碧空如洗。近年来,长治市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林业生态建设协调稳步发展,绿地在增多、绿意在蔓延,出门见绿,抬头见荫,一幅以绿色为鲜亮底色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6月15日,潞州区天晚集棚户区改造项目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工人在加紧作业。该项目是长治市重点民生工程,分为征收和安置两大阶段,征收共涉及公建、企事业单位9家,居民住户668户,建筑总面积达11万平方米,预计2021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
6月16日,长治市迎来普遍降雨,缓解了持续多日的高温,给人们带来了难得的清凉。此次降水对增加土壤墒情和缓解前期旱情有积极作用,且有助于净化空气和降低森林火险气象等级。
6月15日,长治市体育公园项目建设工地一片繁忙景象。作为全市城建重点工程之一,该项目包括综合球场区、多功能景观区、少儿活动区、极限挑战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