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红色血脉 谱写“枫桥”新篇

——长治市公安局屯留分局渔泽派出所打造“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纪事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长治频道>>法制视角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警务室民警在抗大一分校前为游客提供咨询服务。

今年以来,长治市公安局屯留分局渔泽派出所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引领,紧盯“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工作目标,立足辖区特点,总结制定了景区“1+3”、企业“三个零”、农业“三个延伸”警务服务新模式,得到了辖区群众的广泛认可。

“1+3”警务打造平安景区

渔泽派出所紧紧抓住依靠群众力量这条主线,推动多元主体参与景区治理,整合村干部、网格员、景区工作人员等力量串联起来,通过“警群结合”构建起高效灵敏、指挥顺畅、快速反应的联勤联控模式。

“警察同志,游玩时我手机丢失了,身上没带现金,找不见手机,家都回不去了……”今年五一期间,渔泽派出所岗上村警务室民警执勤时遇到游客李某求助,民警边安抚其情绪边询问游玩时所途经路线。随即通过警务室智慧警务平台,启动联勤联动机制,通过调阅监控、走访沿途商户,短短一个多小时,就帮李某找回了遗失的手机。

依托岗上村警务室,该所探索总结了“1+3”工作模式,摸索出一套以“快、专、情”为核心的警务工作机制,真正实现把“警情”变成“事情”,把“事情”变为“感情”。

突出一个“快”字。结合景区流量分布规律,按照“警力跟着游客走”的工作思路,实行“高峰守点、日常巡线”的动态巡防方式和“警随客走,客在警在”的错时工作制,打造5分钟内的便民服务警务圈;突出一个“专”字。不定期对“警群结合”联勤联动专员进行法律讲解和矛盾化解培训,免费为游客和商户提供各种便民服务;突出一个“情”字。始终坚持“以心换心、以情动人”的人性化工作法,站在当事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处理问题,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做到法、理、情融合统一,保证了在调解工作中严格依法办事与坚持以人为本的有机结合,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三个零”举措护航企业发展

渔泽派出所辖区有大小企业39家,从业人口1.1万人,良好的治安环境是项目建设、企业发展的必要保障。该所聚焦主责主业,采取经营“零障碍”、安全“零风险”、共治“零死角”“三个零”工作措施,以“店小二”精神助企、惠企、护企、安企,用平安环境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

严查涉企违法,促经营“零障碍”。为防止各类违法犯罪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绊脚石,对各类涉企案件严打严防严管严控,全力为企业发展打造平安稳定的治安环境。

2023年12月,渔泽派出所接辖区某焦化厂报警,称厂内焦炭被盗。民警立即赶到现场进行调查,于当日下午便抓获嫌疑人,当场查获被盗的焦炭,及时为企业挽回了经济损失。

排查风险隐患,促安全“零风险”。不定期组织辖区企业内部进行安全演练,加强涉危涉爆企业常态安全管控,全面掌握业主、经营者、涉危从业人员及其爆炸物品、危化学品的来源、流向和储备情况,严防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探索共治模式,促服务“零死角”。坚持“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理念,探索警企共治模式,建立由1名民警牵头,1名村企联系人和1名企业联络员辅助,多名企业内保人员配合的“1+2+N”警企联防队,定期对企业内保人员进行培训,提升电诈前期干预,警械协同使用等能力,不断挤压涉企违法犯罪空间,让企业有“看得见”的安全感。

“三个延伸”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渔泽派出所紧密结合辖区农业特色,探索实施“三个延伸”警务,护航乡村振兴之路。

向“护民、护农”延伸。每逢春耕秋收关键时期,该所依托“一村一辅警”,通过走村入户、田间课堂等交流形式,和农民近距离接触,开展现场指导,向农民讲解如何辨别假劣种子、假劣化肥、假劣农药、假劣兽药等农资产品,帮助解决农资选购和使用的实际问题。

向“宣教、服务”延伸。通过户籍窗口、“微警务”,线上线下并行提供服务,满足群众多样化办事需求。同时,深入开展“一标三实”采集、“百万民警进千万家”护学岗、送证上门、社区网格员管理等工作,通过业务活动了解民情民意。

向“群防、群治”延伸。瞄准警务创新和深耕基层社会治理为主攻点,渔泽派出所全力构建“警网融合、共建共治”的新型乡村警务体系,整合资源吸收村干部、网格员、治安积极分子等群防群治力量组成多支义巡队,通过“民(辅)警吹哨,队员报到”的方式,协助公安机关开展防范宣传、治安巡逻、服务群众等工作,激活群众自治潜力,共同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菜单式”服务解“疙瘩”

如何把服务管理做实在一线,将矛盾纠纷化解在一线?渔泽派出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菜单式”矛盾纠纷调解法,搭建起了以派出所调解为基础、多方联动为支撑的基层矛盾纠纷调解模式。

该所深挖辖区社会资源,在全镇范围内选聘熟悉农村政策、知晓村级事务、群众口碑好的村干部、乡贤能人、司法干部、执业律师担任调解员,并将调解员基本信息和简历制作成“菜单”在信息公开栏上墙公布,让矛盾纠纷当事人自愿选择信得过的调解员,综合运用行政、司法、经济等手段和理性、道德、情感等方法,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解决在初始阶段。

今年3月20日,某企业被多人围堵,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被扰乱。接报警后,民警迅速赶到现场控制事态。经了解,一名员工因操作不当导致伤亡,家属赶到后情绪激动,为讨要说法围堵了企业大门。了解详情后,民警分别与双方进行协商,拿出《渔泽派出所矛盾纠纷调解员手册》,让当事人双方通过翻阅“菜单”中调解员的照片和简介,选择自己信得过的调解员进行调解。

很快,一场由民警主导,当事人自主选择调解员、司法部门参与的矛盾纠纷调解就此展开。经过两天的调解,双方终于就赔偿意见达成一致,企业也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秩序。

怎样让群众愿意听、听得懂?民警与调解员、司法工作人员、律师协同配合,既打感情牌,也讲法律法规,形成了多方力量参与、法理情相融合的化解格局。今年以来,共化解矛盾纠纷20多起,调处率达100%。(许福勇 常乾栋 牛红岩)

(责编:张文卫、郝亚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