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请按需领餐。”在长治学院南校区食堂,工作人员温馨提醒着同学们合理领餐,避免浪费。近段时间以来,一场制止浪费的“舌尖革命”正在长治市各大校园展开,吃饭要“光盘”,夹菜要“公筷公勺”的理念已蔚然成风。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拒绝‘剩宴’,倡导光盘行动”“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走进长治学院南校区的食堂,餐桌、窗口、墙面上的宣传标语格外醒目,LED电子屏滚动播放着节约标语,电视里播放的节约粮食公益宣传片吸引了不少师生的目光。
该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四学生程煜说:“在这种氛围中,我和同学们都会自觉地不剩饭、不剩菜,坚持做到每一顿都‘光盘’。”为推动“文明餐桌光盘行动”的理念在校园落地生根,长治学院还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采取“文字+视频+图片”的形式,推送厉行节约、制止餐饮浪费的信息,还向全校师生发出了倡议书,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响应。
据餐厅管理人员靳先生介绍,为了满足学生不同的饭量需求,餐厅一改往日“四菜一米”的套餐标准,推出了更为个性化的用餐方法,前来用餐的同学可根据自己的饭量与喜好随意搭配菜品,从而减少了浪费行为的发生。
“为了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到‘光盘行动’的活动当中,很多高校还号召同学们积极参与微信小程序上的‘光盘打卡’活动。”长治学院大四学生潘敏介绍说,参与者可以在每日用餐完毕后对餐盘进行拍照,继而将照片上传到该小程序后,就可以获得积分奖励,完成打卡。所获得的积分既可以在该平台上兑换奖品,也可以向山区的孩子捐赠爱心餐。此活动一推出便受到了广大学生的积极响应。
“其实,‘光盘打卡’活动我参与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慢慢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节约粮食。不仅是我自己,我的同学们也都一样,去哪里用餐都会注意按需点餐。”大三学生刘思说。珍惜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参与打卡活动在使自己获得成就感的同时,又能够帮助自己养成按时吃饭和珍惜粮食的良好习惯,而且捐助爱心餐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也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王晴娟 李芳芳 崔巧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