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子县下霍村:“千万工程”绘新景 美丽乡村入画来
长子县下霍村:“千万工程”绘新景 美丽乡村入画来
今年以来,长子县丹朱镇下霍村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从人居环境改善到特色产业培育,从文旅融合发展到民生福祉提升,步步深耕,让乡村面貌焕发新颜,勾勒出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图景。
生态打底,宜居底色更鲜亮
乡村振兴,环境先行。下霍村聚焦人居环境提升,投入近1000万元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6公里雨污分流工程让污水“各归其道”,10公里道路硬化、30公里道路修复铺就“舒心路”,村庄绿化与立面改造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如今,日间照料中心里老人安享晚年,村民活动广场上群众笑语盈盈,标准篮球场上孩子们追逐嬉戏。“住了大半辈子,从没见过村里这么美!路平了、院净了,跟花园似的。”村民崔保堂感慨地道出了大家的幸福心声。
产业为基,富民引擎更强劲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硬支撑”。下霍村抢抓“一县一业”政策机遇,做强蔬菜产业,80余座高标准覆被式大棚连片成景,青尖椒种植带动150名村民家门口就业,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7万元;配套建设的冷库年周转新鲜蔬菜500余万斤,再添30万元集体收入。“以前自己找销路,累还卖不上价,现在直接送冷库,收入涨了不少!”种植户马锋云的笑容里满是丰收的喜悦。不仅如此,村集体还在长子三中沿线打造20个小木屋乡创集市,融合主题消费与文化体验,年增收10万元,成为乡村经济新增长点。
文旅融合,发展路径更宽广
依托村内古建筑——护国灵贶王庙,下霍村全力打造3A级景区,目前游客中心、林地游乐园等项目正稳步推进。通过“旅游+农业”“旅游+文化”的深度融合,村里正探索多元发展路径,让古建文化“活”起来,让乡村资源“火”起来。
下一步,下霍村将持续深化“千万工程”实践,规划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拓展乡村旅游新业态,探索数字乡村治理新模式,以实干绘就产业旺、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宋建敏 王浩东)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