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9月11日,一位61岁女性病人主因“发作性胸前区不适1个月,加重1天”入院,收住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急诊科。疑似心肌梗死,入院后胸痛症状缓解,于9月14日成功安放了2枚心脏支架,保证血管的持续畅通,各项指标都在逐渐恢复,拟于9月18日出院。
出院前夕心脏骤停 命悬一线紧急抢救
9月18日凌晨4时45分,患者突然出现抽搐,意识丧失,当班护士肖晶晶、刘敏第一时间到达患者身边,查看患者,发现患者无意识,颈动脉无搏动,判断为心脏骤停。立刻进行心肺复苏,通知值班医生。在急诊科长期的工作磨练中,两名护士深知时间就是生命,她们没有浪费一秒钟,尽全力挽救病人的生命,抢救经验丰富的医生宋彦军到达现场后立刻使用PADDLE导联分析患者心律,确认为室颤波,心脏相当于“罢工”状态。立刻为病人进行电除颤,继续胸外按压。
凌晨4时48分,患者恢复了窦性心律,还好有惊无险,医护人员密切观察,不敢有丝毫懈怠。患者仍呼之不应,随即为病人建立静脉通路,紧张救治仍刻不容缓。
凌晨5时,病人意识恢复。黎明的曙光驱走黑暗,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对生命的守护从未放弃 医护34次电除颤化解危机
接下来的48小时患者发生了“交感电风暴”(24小时内发生超过3次室性心律失常),这是患者需要翻过的一座“大山”,也是医生要面对的难题,需要等待死亡心肌细胞的纤维化和吸收,终止异常放电。
在之后的两天中患者频发室速、室颤、交界性心律。
艾司洛尔、胺碘酮、利多卡因轮番上阵稳定病人心律;
地西泮镇静,多巴胺持续泵入稳定血压;
新活素改善心功能;
第31次电除颤,32次、33次、34次……
一次次心跳恢复窦律让大家看到了希望,一次次电除颤过后,恢复没有多久后又反复室颤让众人的希望被浇灭。但他们是谁呢?急诊科医生永不言弃,监护室的玻璃窗外,护士们无时无刻不在监护着患者心律,医生也时刻关注着患者病情变化,分分秒秒的坚守换来病人生命体征的平稳。
“患者频发室颤,我们的医生就坐在病人床旁,随时应对突发状况!给予患者和家属信心和鼓励!”该院急诊科主任马红说道。
53个小时的贴心守护,34次电除颤。终于在发病后的第3天,患者的病情稳定了下来,并逐渐恢复了窦性心律。在其后一周的进一步治疗和严密监护中,患者没有再出现过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病情逐渐稳定,脸上逐渐恢复了神采,能够坐在床上像往常在家中一样,和亲属聊一聊家常。
9月28日患者出院,在主管医生胡艳的护送下坐上回家的车。
“可以说,没有全体急诊科医务人员的及时抢救和照顾,就没有我妈的的第二次生命。”患者家属在写给急诊科的表扬信中写道。
急诊科是每一天与死神赛跑的地方,只要有一丝希望,医护人员都会与病人家属一道坚持下去,用爱心、专心、耐心、信心为病人赢得生的希望。(董阳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