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电话:18735505999投稿信箱:sxxwwjs@163.com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长治频道>>卫生医疗

太行好儿女 荆楚同袍衣

——长治支援湖北医疗队奋战抗疫一线纪事

时间: 2020年03月12日11:00  来源:长治新闻网 进入论坛手机读报

 

阳春草渐绿,东风送佳音。连日来,湖北省仙桃、潜江、天门等地市委、市政府相继向长治市相关医院致信,感谢他们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第一时间抽调精锐力量支援前线,向长治市支援湖北医疗队的全体队员表示崇高敬意。

 

勇士无私无畏,天使逆风而行。

 

时间回溯至1月26日,庚子鼠年的第二天,长治市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迅速集结壮行出征,第一时间奔赴湖北抗疫一线。

 

在接下来的20多天里,长治市先后再派3批医护人员支援湖北,医护人员总数达98人,涉及全市23所医院。踏上他乡,他们与当地医护人员一起与病魔较量,与时间赛跑,在荆楚大地奉献着太行儿女的大爱,书写着医者的担当与忠诚。

 

遥寄情思千里路,有我手足在征途。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因为这些勇敢的逆行者,武汉、仙桃、潜江、天门,这些或曾熟悉或本陌生的地名,让老区百姓的心底多了一份牵挂和惦念。

 

大爱无疆,心手相连;太行荆楚,与子同袍。日前,记者连线前方勇士,听他们讲述40多天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的一曲曲感人肺腑的英雄赞歌。

 

党旗高扬 我为先锋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3月4日,山西省支援湖北抗击疫情前方(仙桃)指挥部里,庄严的入党宣誓再度响起。长治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师李晋光荣地成为中共预备党员。

 

作为长治市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李晋与靳鹏霞、王杨周、崔哲鑫、段云5名队员已在仙桃市人民医院重症病区奋战了40多天。“为了保证医护人员的健康,前不久我们被替换下来进行休整,本周我们已再度入舱战斗。”李晋说,经过前期的奋力攻坚,目前危重症患者治愈出院率大大提高,大家的心情开始变得晴朗起来。

 

而在这个时刻,能够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对于李晋来说意义非凡。在此前与病魔较量的一个月里,他作为重症病区医生,无疑是离病毒最近的人。“只有在危难时刻,才能感受到共产党员的无私无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是我最大的理想。”火线入党,让李晋的心底沉淀下更多的责任。他说:“疫情不灭,我绝不退。”

 

同样在战“疫”一线入党的同事靳鹏霞,在天门抗疫一线入党的长医附属和济医院护士邢婷婷,在武汉一线入党的第二批队员李向龙、张晓琴,互相通过微信向彼此祝贺。他们约定:在一线接受党组织的考验,让党旗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高高飘扬。

 

武汉硚口武体方舱医院、江汉方舱医院,这是长治市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员工作的地方。这批队员分别来自长治市12个县区的重点医疗机构,在接到支援命令之后,他们迅速集结紧急驰援,并于第一时间投入战斗。

 

方舱医院收治的是新冠肺炎轻症确诊患者,医护人员看似工作简单,但劳动强度更大。“我们这24人中,有12名党员,关键时刻要起到主心骨的作用。”第三批医疗队队长、沁源县中医医院医生安立平说,有了党员带头冲锋,工作起来就有了方向和目标,“其他12名队员也都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目前,武体方舱医院已经休舱,我们休整待命。”

 

“只有经历过‘战地’考验,才明白共产党员意味着什么。”长医附属和平医院神经内科主管护师崔艳艳和她的同事们已经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重症病区连续工作了一个多月。她说:“看着患者一个个治愈出院,感觉我们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晋鄂情深 爱洒江汉

 

“小伙子,好耍拉(好麻利),山西人好样的。”

 

来自长医附属和平医院的“男”丁格尔李向龙,这些日子经常被这些温情的话感动得不能自已。他所在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是当地救治确诊重症患者的定点医院,连续一个多月持续奋战的他们,用自己无悔的付出和坚守换得了当地群众的一致称赞。

 

“最开始患者和我们还有距离感,一方面是因为生病的恐慌和焦虑,一方面是因为彼此的语言不通。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疫情的好转,大家都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时常能够在医院看到当地百姓或患者书写下“感谢山西”“感谢天使”的留言,让远在潜江的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秦海丽倍感温暖。她说,从最开始的“一腔热血”,到学习院感时的“小心翼翼”,看到病人后的“勇敢担当”,当地政府的“关怀温暖”,看到病人出院时的“真心感动”,直到现在对这里的“依依不舍”,自己渐渐地爱上了这里。

 

来自长医附属和济医院的医生王婷,因17年后接过父亲当年参加抗击非典时的行李箱接力出征,经报道后受到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在前线奋战一月有余,让她沉淀下更多的使命和责任。她说,到如今依旧不能忘记刚刚进入病房时的感动。

 

那是王婷第一次进病区,她遇到一位69岁的阿姨,因为隔离治疗,不能见到家人,心情非常紧张,情绪很差,不吃不喝,腹泻,还拒绝输液。王婷就耐心地安慰她,给她讲病情,给她讲故事。“她讲着当地方言,虽然听不大懂,但依旧能从面部表情上看出对我们的感谢。这一趟没有白来,从医10多年,危重症患者见过很多,但战斗在他乡,才更懂得医者的责任和担当。”

 

来自潞城区人民医院的医生李威,回想起在武汉硚口武体方舱医院工作的那段时间,依旧激动不已。他告诉记者,在方舱医院有紧张的救治,更有无限的温情。很多孩子在这里学习,医护人员就会耐心辅导;有不少病人感觉沉闷,他们就放开音乐带领大家锻炼身体,暖暖的情谊浸润着这里的每个角落。尽管那些患者压根儿看不到医护人员的“真容”,但都知道他们来自山西、来自长治。“你们都是好人”“谢谢你,天使”的问候,常常让他们感动得泪流满面。

 

疫情不灭 我们不退

 

奋战45天。

 

远在天门的郭磊和邢婷婷是长治市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队员,来自长医附属和济医院,自打上了前线一天都没休息过。

 

“也疲惫啊,咋能不累呢?不过现在情况好多了,很开心。”邢婷婷说,在最初的日子里,每天一进病区就会变得格外紧张、小心。一方面是因为自身防护、病区工作流程都还不是很熟悉,一方面是因为病人的焦虑和恐慌,“就连空气都变得似乎要凝滞了。”

 

在接下来的这段日子里,邢婷婷和她的队友们一面研究工作一面互相打气,看着患者们陆续康复出院,她们终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春山可望了,待我凯旋,咱们举杯相贺。”邢婷婷给记者发来信息说。

 

第二批队员孔娅娅来自长医附属和平医院,奋战在一线的她最放心不下的是家里的亲人。两个女儿,大女儿8岁,小女儿才刚刚1岁半,母亲于2017年和2019年两次脑出血,直到现在生活都不能自理。她们都需要照料,但疫情当前,孔娅娅还是选择了“逆风而行”。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她和长治市第二批出征的队员们持续奋战至今,看着出院患者渐渐多了起来,心中无比甜蜜,“一切付出都值得,疫情不灭,我们不退。”

 

襄垣县人民医院肾内科护士长吉玲艳深深记得,到达武汉的第一个班是晚上八点到凌晨两点,下班后由一辆公交车送他们回驻地。到达目的地后,公交司机起身向车内所有医护人员深深鞠躬致谢,说:“谢谢你们在危难时刻,不顾个人安危支援武汉。”这样的感动常常使她泪眼朦胧,她说:“披上白衣就是战士,作为一名党员,更要好好作战。对我来说,这次只不过换了个战场!”

 

长治市第四批出征的市人民医院医生张念军正和队员们从潜江一线“换防”休整。她说,经过前期的紧张工作,目前大家都适应了最前沿的工作状态,“换防”休整是组织对大家的关爱,趁这个时间要再次进行充电学习,早日完胜疫魔,“将雪芳精神播撒在荆楚大地。”

 

疫魔无情,人间有爱。向逆风而行的太行勇士致敬!

 

久别重逢日,满目尽春晖。故乡等你们胜利凯旋!(冯波)

(责编:张文卫、郝亚红)
分享到: 评论: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片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