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对于工程来说,最优的施工方案,就是最大的节约,才是源头最有效的控制。为积极推进算账文化工作,李村煤矿本着“盘清账、责任明、找差距、激励干、强执行、增效益”的要求,针对材料设备周转场地工程性质及特点,结合基建工程实际情况,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巧用“碎矸石”,从源头做到工程施工效益最大化。
施工中场地
该矿针对材料设备周转场地工程,通过多次现场调研、查阅地勘资料,本着“花最少的钱建最实用的工程”,充分利用现有洗煤后的碎矸资源,结合材料价格行情、施工工艺、预算比对,对原先场地的垃圾外运,合理规划,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原来常规的施工方案,基坑回填采用素土,基层铺设三七灰土,然后铺设碎石水稳层,最后铺设混凝土面层。我们利用‘碎矸石’,把前三步工艺改了一下,基坑用三七矸土代替外购黄土级配回填,基层采用四六小矸石配素土代替三七灰土,然后矸石水稳层代替原来的碎石水稳层。通过核算对比,此次基坑回填工程节省费用23.7万元;基层、水稳层节省费用20.8万元。”负责该项工程的基建科科长石怀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同时,通过优化工艺,工程工期比原计划缩短15天,预计5月底完工。通过对材料设备周转场地工程的建设,实现施工队组设备、材料等分区集中码放,使得周转设备材料码放更加规范,助力井下煤炭安全有序生产。
“只有在过程管控中学会过‘紧日子’,才能为企业长远发展赢得更多的‘好日子’。今年,全矿计划硬化面积1.1万立方米,硬化骨料由碎石改为碎矸,今年可节约费用100万元。”石怀峰指出。(贾慧娟 杜鹏理)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