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电话:18735505999投稿信箱:sxxwwjs@163.com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长治频道>>企业风采

让文明浸润心灵 以文明助推发展

——淮海工业集团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掠影

时间: 2020年08月24日11:26  来源: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 进入论坛手机读报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让我们行动起来,坚决反对浪费行为,从现在抓起,从小事抓起,开展文明餐桌行动……”8月14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淮海集团文明办向全体员工发出倡议,引导全体员工坚持“人人都是文明使者”,开展“光盘行动”。这只是该公司文明创建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淮海集团对标“全国文明单位测评体系”,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广泛开展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让文明浸润心灵,以文明助推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公司连续两届获得“山西省文明单位标兵”称号。

 

实施“铸魂工程”,始终坚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把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实现每一名党员发放全覆盖。党委理论中心组开展了2次集中学习研讨,组织以各支部书记为成员的宣讲团进行宣讲,广播每天播出一篇内容,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车间、进班组、进头脑。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党史、新中国史、人民兵工史学习,举办“红色档案展”。举办4次道德讲堂,制作各类宣传版面40余块,通过淮海集团电视台、广播站、报纸、微信、期刊、网站等“六大媒体”,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实施“引领工程”,让党旗在文明创建一线高高飘扬。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抽调党员骨干480余人次配合完成疫情防工作,落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开展以落实制度达标、党建创新达标、阵地建设达标、党员教育达标、党员管理达标为内容的“五达标”建设,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党建+文明创建”机制,将文明创建工作纳入党建考核评价体系之中,每个月进行打分考核排队,并和单位的绩效工作总体挂钩。 “6+X”主题党日活动模式,被省委组织部在全省推广,确定为“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示范点单位。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向基层一线和群众身边延伸,提升了党员干部遵规守纪的自觉性。

 

实施“聚心工程”,积极构建“家”文化体系引领思想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践行“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实战,一切为了打赢”的理念,大力弘扬“把一切献给党”的人民兵工精神和太行精神、八路军精神,印发了《企业文化理念及诠释》,构建了“一家人、一件事、一条心、一辈子,感动自己,影响他人,振兴淮海”文化体系。摄制了“做文明市民、唱文明歌曲”微视频,在电视、微信上开辟《党旗飘扬》《指尖上的党课》等栏目,拍摄MV《相亲相爱一家人》《兵工情思“大碗茶”》,摄制《我的父亲母亲》等专题片。落实“全面小康路上,兵器工业职工一个也不落下”的要求,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开展春送信念、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公司员工收入上半年在疫情影响下逆势增长9%,为每名员工提高人均月固定薪酬150元,全年薪酬总额增加600万元。采暖补贴费从1400元提升至3360元,提高公积金缴存比例两个百分点。

 

实施“固本工程”,始终坚持“以德为本、以信为基”为文明创建工作奠定物质基础。坚持“交装备就是交战斗力”的要求,构建了军品武器装备全寿命周期售后服务体系。申报的《聚焦价值创造的精益型绩效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分别获国防科工局和集团公司管理创新一等奖,《推进成本中心向利润中心转变创新实践》获得集团公司创新竞赛一等奖,专题片《铸剑》获全国优秀电视专题片奖,政研课题《提升兵器工业党建力的实践与探究》获国资委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全面完成,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实现了轻装上阵。

 

实施“强基工程”,坚持以完善的工作机制为文明创建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障。成立了文明创建工作领导组和办公室,党委书记、董事长担任领导组组长,加强对文明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将文明创建工作纳入“十三五”“十四五”整体规划,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定期研究、督促指导,实现了创建工作有规划、有制度、有队伍、有保障。突出兵工文化特色,《红色重锤-国产炮射导弹》《曲线打击》先后在中央电视台七套《军武零距离》栏目播出,周建民先进事迹登上《人民日报》,黄崖洞兵工厂先后登上中央电视台“兵器面面观”和《解放军报》。坚持全员参与,“人人都是文明使者”,向全体员工多次发出“文明餐桌、光盘行动”“学雷锋志愿服务”等倡议,两级领导班子和职工支持并积极参与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积极参与长治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参与率、满意度不断提升。(宋玲毅 雷卫东)

(责编:张文卫、郗涛)
分享到: 评论: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片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