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截至3月12日,潞安集团现有各级生产型独立法人企业83家,累计复产复工81家,复工复产率97.6%。其中,34家煤矿企业,4家焦化企业、8家电力企业,12家化工企业、5家装备制造企业,已全部复工,复工复产率100%;其他类企业20家,复工复产18家,复工复产率90%;非生产型企业,如酒店、餐饮、服务等,视疫情情况有序复工复产。
夺取疫情防控和转型综改双胜利的号角吹响后,潞安集团按照“战疫情、保安全,抓生产、保供应,拓销售、保运行,降成本、保效益”的总原则,深入落实、扎实推进“十个进一步”,努力把疫情对生产经营、经济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在抓好疫情防护基础上奋力追赶达产目标,为全年生产指标任务的圆满完成提供坚实保障。
疫情防控方面,按照“分区分级、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防疫原则,继续抓好对该集团所属各矿、各单位的疫情防控管理,在各矿、各单位推广应用“三个典型”做法,一是采取点对点接人,对于需要轮岗上班的人员,经过上报审批后,安排专人或专车到指定地点接回上班;二是利用煤婆科技的打卡软件对在岗人员精准定位,及时掌握所有在岗人员的行动轨迹;三是对效益工程和急需采购的物资,通过采取网上招标办法来减少与外来人员的接触。
复工复产方面,各矿、各单位本着“外防输入、内防输出”的原则,加强对出入人员、车辆的全面管控,做到凭证出入、严格体温监测;集团疫情防控指挥部和北大医疗潞安医院通过设立健康门诊,组织专业医护人员对各矿、各单位的复工人员、返岗人员进行一一排查,并将此项工作列入了复工复产验收和日常安全检查的必查项。
按照“集约高效”原则 ,科学合理组织生产,千方百计完成生产材料供应、产品运输销售、产销平衡组织等各项工作任务,并实现优质产能的有力有序释放。
在综合考虑现有人员及生产条件的基础上,重新科学优化衔接、合理安排生产组织,通过狠抓检修质量管理,来进一步降低事故率、提高开机率,切实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
充分发挥生产营销一体化调度工作机制作用,不断强化对各矿生产、储备、装车、运输、洗选等多个环节的把控,通过狠抓装车质量管理、库存调度、煤质调度和运销调度,充分实现煤炭生产、库存和装车外运的均衡发展;通过狠抓生产衔接管理、生产组织管理、生产预警管理、生产准备管理,有效提升各矿安全生产水平。
同时,通过广泛运用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工作手段,来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以切实克服疫情期间返岗困难、人员不足等对于正常工作开展造成的消极影响。
潞安集团大部分非煤企业由于其生产的特殊性,春节期间未停产,保持了连续生产状态;另外少部分停工停产企业也陆续完成了复工复产。各企业均受到了“由于疫情防控造成的人员管控、物流限制、道路管制、下游企业复工复产延迟”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一定损失。为了尽快弥补损失,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该集团煤化工板块根据当前产品市场需求,优化产品结构,对设备提前检修,同步优化系统,为下一步系统满负荷长周期稳定运行做好准备。焦化板块利用低负荷运转时机,进行检修作业;严抓材料采购,优化原料煤配比,精准管控生产指标;加强工艺管理,提高产品回收率,增加产品产量,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疫情是一场大战,也是一场大考,在考验企业的自身免疫力和修复力的同时,也在考验企业的灵活应变、运筹帷幄能力。潞安集团以一贯的勇气与担当,把好疫情“防控关”,当好保供“后援团”,全力夺取“双胜利”。(韩健)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